这是冬天的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按约定来到了旅奥青年钢琴家姜扬的家中,对她进行访谈。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娟秀、清纯的中国姑娘,我真的无法把它与众多的独奏音乐会、维也纳最高音乐学府的博士帽连在一起。可是,正是她,这个美丽、谦逊,有着十足中国味的姑娘,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提前三年完成了学士、硕士学位,并将成为该大学第一个来自中国的钢琴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同时,姜扬活跃在奥地利的艺术舞台上,以她对西洋音乐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表演在莫扎特的故乡赢得了众多的观众,得到了专业评论家的好评,在这个世界音乐之都赢得了作为钢琴独奏家的一席之地。
姜扬出身于北京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在音乐的熏陶下长大,母亲杨行璧曾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师,父亲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的研究员。她不到四岁开始跟母亲学钢琴,十岁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钢琴专业,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独奏专业毕业后来到维也纳,通过十个月的德语学习,她在各国众多的考生角逐中考入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钢琴系独奏专业,先师从艾伯特教授,后在格拉夫—阿德内特教授班学习。从此,姜扬开始了更加系统也更加刻苦的学习。她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五年的学士学位课程,又提前一年完成了三年的硕士学位课程。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开始了她攻读博士学位的新里程。目前,她已完成学业,今年四月即将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钢琴系的第一个博士。作为一个华人,与用母语学习的奥国人、德国人,以及在西洋音乐和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其他欧洲人去竞争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可是她过五关斩六将,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崭露头角,成为第一个摘取桂冠的人。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骄傲。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娟秀、清纯的中国姑娘
今年四月姜杨将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成为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钢琴系的第一个博士。
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姜扬多次参加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奖,如奥地利的海德耐尔钢琴比赛等。姜扬还经常活跃在奥地利和欧亚各地的音乐舞台上。
自2000年5月,刚刚硕士毕业的姜扬在维也纳蓓森多夫音乐厅举行了第一次独奏音乐会,她演奏的曲目从古典派、浪漫派跨越到印象派。可贵的是,姜扬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乐曲处理的每段各异、非常得当。
特别是2002年9月,姜扬第一次登上了金色大厅的舞台,她被特别邀请作为独奏家参加音乐大师系列音乐会的演出,与奥地利下奥州音乐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贝多芬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是姜扬艺术生活的新高峰。她对贝多芬作品的深刻理解,对古典风格精确的掌握和她美妙绝伦的演奏,赢得了1600听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奥地利消息报的著名音乐评论家辛克维知博士在消息报上特别报道了这场音乐会并对姜扬的演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此外,姜扬还在维也纳及奥地利的其他城市,以及欧洲其他城市陆续成功地举行了一系列独奏音乐会。2004年春节她在金色大厅参加中国新春音乐会的演出,与奥地利乐团合作,把我们中国的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带进了金色大厅。她还应邀回国在成都等地举行独奏音乐会,同时和母亲一起同台演奏。
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学习期间,姜扬积累丰富的演出曲目,包括了从古典派,浪漫派到印象派,现代派各类大师的作品。她特别是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如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风格掌握的非常得当。通过她的勤奋、努力学习掌握了作品的真谛,使她能用细腻的处理,优美多变的音色,严谨准确地诠释大师们的作品,使她得到了各大报界著名音乐评论家们的高度评价。她对于欧洲发展到顶峰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印象派作曲家,如拉威尔,德彪西等,现代派作曲家,如普罗科夫耶夫,埃内姆,巴托克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乐曲演奏得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熟练而辉煌。人们评论姜扬的演奏特点是:身心投入、充满激情。无论在音乐、技巧和风格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对每首乐曲的曲式意图、各种变化和对比都很明确。因此,她能把音乐内容雕刻的精致而清晰,又能准确地把握好戏剧性,热烈情绪的伸缩,得以把乐曲的高潮推到顶峰。
姜杨在金色大厅的舞台上演奏
在维也纳的中国新年音乐会舞台
奥地利的消息报,华人报欧华侨报,法国的欧洲时报,中国的光明日报,音乐生活,中国文化报,音院信息等都纷纷登载以及头版登载了姜扬的各次音乐会的演出盛况。
目前,姜扬在各国各地的独奏音乐会合同已经签到了2010年。
不知不觉中一个下午过去了,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进屋里,看着屋里典雅的欧式古家具和墙上的中国书画,望着眼前巨大的培森多夫三角钢琴和纤细的中国姑娘,我想到,这难道不是中西文化最好的结合吗?
我相信,站在高处眺望人生的姜扬一定会不断进取,为海外的华人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树立一个卓越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