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钢琴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他是“郎爸”,不是“狼爸”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32

 在郎朗三十而立之年,他的父亲郎国任出版了《我和郎朗30年》(现代出版社)一书。该书倾情讲述了郎朗如何从一个普通孩子,迅速成长为国际著名钢琴家这一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完整地再现了郎朗从出生到30岁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没有郎爸三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以及他在郎朗学习和事业的重要阶段所作出的一系列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就绝不会有郎朗今天的功成名就。

  以前,通过一些媒体的介绍,郎爸给人的感觉好似狼爸,其实不然。这是一位对儿子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并有着无穷智慧的父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着怎样的潜力,以及通过怎样的努力去一步步达到目标。因为郎家几代人都喜欢音乐,郎爸又是沈空文工团的二胡演奏员,所以,在郎朗两岁多的时候,他就开始教郎朗摸琴、坐琴,培养孩子对钢琴的热爱。有一天,郎爸听见郎朗居然把刚看完的动画片《猫和老鼠》里边的音乐弹了下来!没人教他,更没有谱子,而且只有两岁半!此时,郎爸相信郎朗确实有音乐天分,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好好培养郎朗弹钢琴,一定要让郎朗走向世界。

  好的天赋需要有好的老师指导,而且要选就选最好的老师。于是,他们找到了沈阳最好的钢琴老师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朱雅芬老师,跟朱老师学琴6年,为郎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郎朗童年的学琴经验,郎爸认为首先要让孩子热爱所学,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学,成为孩子学习上的伙伴;要培养孩子的集中力、记忆力,要讲效率;要多参加比赛,一定要要让孩子在比、学、赶、帮、超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正是有了郎爸的这种教育,郎朗从小就没有畏惧过强手。相反,他喜欢挑战强手,喜欢竞争,喜欢在竞争中取胜的那种感觉。

  郎朗要去北京上学,郎爸毅然辞掉了警察的工作,开始了真正的陪读生活。为了自费赴德国埃特林根参加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他们借债五万,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二年级的时候,郎朗选择了退学,去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求学。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郎朗又转到新的经纪公司。这些不断的放弃和大胆选择,在常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但正是对自己实力的充分自信,好胜的性格,以及郎爸的远见卓识,才能让郎朗超常规发展,成为国际巨星。

  世上只有一个郎朗,郎爸的经验也不可能简单复制。在朱雅芬家里,在中央音乐学院,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郎爸与郎朗一同上课,有时郎爸还要到学校各处去偷师,博采众长,然后与郎朗一起探讨、提高。这样的陪读爸爸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世间少有。诚如郎朗在该书的扉页上所写: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郎爸不仅在生活上照顾郎朗,在学业上与郎朗共同进步,他更像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郎朗走向成功。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新闻资讯 | 钢琴网址导航

在线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00-21: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