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单身贵族渴望爱情
环球唱片日前为旗下的著名钢琴大师李云迪举行了新专辑《贝多芬》的亚洲首发会,这位意气风发的钢琴家接受了本报专访。对即将30而立的李云迪来说,音乐上他努力找寻贝多芬作品结构和感情的平衡,生活上他则渴望找到真爱,单身的他对那个她充满好奇与期待。文/记者程雪超
新专辑重新演绎贝多芬
传递德国式的浪漫
广州日报:新专辑没有选择肖邦而是改成了贝多芬,为什么?
李云迪:肖邦是我的最爱,对我而言,贝多芬也是值得敬佩的。在古典音乐方面,特别是交响乐还有钢琴的独奏作品方面都有很经典的作品。他展现了与肖邦很不一样的德国式的浪漫风格,而这也是我要传递给听众的。贝多芬很理性,但贝多芬的感情世界很丰富,有很多非常大的变化。
广州日报:为什么会选择贝多芬的《热情》、《悲怆》等作品?
李云迪:这次选的是我非常喜欢的贝多芬的三首作品,它们代表了德国古典音乐浪漫时期的开端,也体现了贝多芬对浪漫作品的创作风格:对于旋律、结构、戏剧性的一种构思。在我现在的状态下,非常希望表现一种别样的浪漫。《热情》是根据自己看完暴风雨后的感受创作的;写《悲怆》时,他非常悲痛,因为他的耳朵已经渐渐聋了,作品中有他对人生的感叹、悲痛,也希望看到光明,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广州日报:重新演绎贝多芬名作,如何弹出新意呢?
李云迪:在这个时代有很多新鲜的、和贝多芬时代不一样的东西,细心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将丰富的感受融入贝多芬的音乐之中,就会有你自己很独特的色彩。我马上30岁了,我认为很适合去演绎贝多芬的作品,把我对大师的理解让听者感受到。
广州日报:你的亚洲巡演会有什么计划呢?
李云迪:会与交响乐团合作,有协奏曲也有钢琴独奏,而且会以贝多芬的曲目为主,独奏会的形式也会多一些。
广州日报:你演奏的灵感从什么地方来呢?
李云迪:生活是很重要的。我很在意生活细节,和朋友相处、自己演奏的感受,都会带给你灵感,所以要有很好的生活状态,我和朋友在一起聊音乐也聊生活。
广州日报:大家都用天才或少年得志来形容你,你的奋斗路上有过怎样的艰难?你的琴技有被怀疑过吗?
李云迪:最艰难的是要不断坚持自己,坚持目标和梦想,坚持自己做的音乐。我很少回头看自己,都是在想未来、以后、接下来的事。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怀疑,所以被怀疑是很正常的。
三十而立还是一个人
父母不催自己催自己
广州日报:你今年就要满30岁了,会怎么庆祝?
李云迪:最好的庆祝就是在音乐会上的演奏,在舞台上与大家分享音乐。30岁是一个延续,也是一个开始。今年我满30岁,还有很多梦,随着阅历的增广和对音乐理解的加深,我想通过这张专辑展示一种别样的浪漫主义,也期待更多探索和发掘经典古典音乐作品,并把它们带给更多的年轻人。
广州日报:郎朗的爸爸希望他可以找一个清纯的中国淑女作为女友,你的择偶标准呢?
李云迪:中国的俗话是感情的事还看缘分的,我很期待这个缘分。具体的标准没有仔细考虑过,没有设定框框。因为目前没有女友嘛,就没有心动的类型,因为没接触就没有了解。
广州日报:爸妈催你吗?
李云迪:他们不催我,倒是我比较催自己。因为我很好奇,也很期待这个人。
广州日报:如果恋爱了,你会像李晨一样高调公开,还是隐藏?
李云迪:这要看我当时的状态。就像我现在弹贝多芬作品,之前是弹肖邦作品。我想感情会顺其自然。
广州日报:忙于各种演出,你还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吗?比如去菜市场买菜?
李云迪:正常的生活很少,但还是有的。不过我没去过菜市场,这个太不容易了。我特别喜欢吃,一定会做饭。口味嘛,只要是中国菜,我都爱吃。
广州日报:郎朗说过他最感谢的人是他爸爸,你呢?
李云迪:父母一定是要感谢的,因为父母为子女倾注一生和心血。还有我的很多朋友、乐迷要感谢,是他们陪我一起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