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很多赞美的文字,那是因为他们值得赞美
读+:您的乐评文章常见崩溃、伟大这样有强烈感情代入感的词,爱乐或乐评是不是需要丰沛感情的事?理性与感性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刘雪枫:我早已不是职业乐评,更多以爱乐者身份来写我喜欢写的文字。我不会忽视音乐评论的专业属性,但我也从不掩饰我的真情实感。我说话比较直,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写作风格上,往往需要技术来平衡,但我没有做职业作家的野心,所以没去费这个心力。
读+:您有要好的艺术家朋友或圈子吗?与他们的交往会不会影响乐评的公允立场?比如您与李云迪微博互粉,且对他有许多赞美之辞,就被许多网友视为挺李一派。
刘雪枫:我和音乐家大多保持君子之交,走得近的不多,甚至说几乎没有。我有我的好恶,有些音乐家我是从心底厌恶,但也不大会公开指责。我是一个脾性温和的人,会考虑给他人留面子。不好的音乐会被人请去听了,充其量保持沉默罢了。我写过很多赞美的文字,那是因为他们值得被赞美。
读+:知名博主梁欢日前发布了我心中的华语乐坛歌手唱功排行榜微博,邓丽君100分居首,之后有陈奕迅、王菲、张学友、林忆莲等,刘欢以75分成为歌神的分水岭,杨幂以0分垫底。您怎么看?
刘雪枫:娱乐就是娱乐,只要让大家娱而乐之,就算一种成功。但娱乐也有历史轨迹可循,娱乐也会留下经典,梁欢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就属于留下的经典。做娱乐的人有时会受个人条件所限,但灵感和才华是挡不住的。
古典音乐毕竟不同于娱乐界,其粉丝应当更有理性
读+:《忐忑》之后,龚琳娜的新神曲得到的恶评多过好评。您怎么认识她?
刘雪枫:如果仅从微博上的评论数量比例来看,恶评多过好评的结论没什么意义。龚琳娜的热门歌曲不是她音乐的全部,甚至占的比例也很小,她因此走红是营销的成功。如果大家只对这些歌曲有兴趣,而对她和老锣的其他新艺术歌曲漠视的话,才是我们社会的不正常。我3月底出席了他们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研讨沙龙,许多音乐界前辈和专家都对龚琳娜的艺术才华高度赞赏,她和老锣一定会在中国传统音乐方面走出一条新路。
读+:现在媒体、乐迷一提李云迪、郎朗和陈萨,似乎第一反应就是要比高下。这种比较有没有意义?
刘雪枫:他们都是有实力的钢琴家,代表了中国当下的钢琴演奏水准,也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特殊环境往往把专业和善意的评论和比较理解为恶意,微博时代让很多东西都向娱乐和狂欢看齐。古典音乐毕竟不同于娱乐界,古典音乐家的粉丝应当更有理性。
读+:武汉的演出市场,在高端方面难免与京沪有差异。在这里提升爱乐水准,有什么蹊径?
刘雪枫:武汉有非常高级的音乐厅和剧院,政府和企业应该发动社会力量扶持古典音乐市场。在音乐欣赏和接受方面,所谓城市之间的差异其实并不存在。武汉有人数可观的非常棒的爱乐者,也有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关键在于导向的力量。
音乐不仅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它还代表一个城市文明发达的软实力。只要是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会缺少受众,首先要给受众以机会。这个机会到底应该怎样提供,可能是需要研究思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