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音乐爱之越深,我们越能体会到古典音乐演奏家的可贵!这是个异常艰辛的行业,竞争异常的激烈,即使最终成了名,也成不了经济上的暴发户。所以,对于每一个留名史册的音乐家、演奏家,我们都应该抱着敬仰和尊重的态度,今天波兰钢琴演奏家阿图尔·鲁宾斯坦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众多高品质的录音作品跃然于我们眼前,他的那句名言我永远不怕犯错,甚至要错就彻底去错,那些萎缩不前害怕体验,害怕犯错的人,他们讲不出情感,干不出乐趣。凸现出他卓尔不凡的鲜明个性。
来自肖邦故乡的鲁宾斯坦,他在演绎肖邦作品时,与其说是在演绎肖邦,还不如说他是借肖邦的音符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从这一点看,鲁宾斯坦的演绎确实要比别人多一份坦然。指挥家、钢琴家巴伦博伊姆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评价鲁宾斯坦的演出的:是鲁宾斯坦让我了解了肖邦。他开场常弹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他高贵、宏大的演奏风格与当时流行的像患了结核病似的病态、感伤的肖邦演奏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宾斯坦的处理非常有阳刚之气,他弹出了音乐的高贵与宏大,我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
鲁宾斯坦第一次见到约阿西姆的时候,还不满四岁,而家人真正决定送他去柏林学习时他已经11岁了,对于一个有如此音乐天赋的孩子来说,浪费的时间刻真是不少了,尽管如此,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鲁宾斯坦已经充分了解自己的天赋是大有可为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知道自己能做很少有人做得了的事,做那些能为自己带来奖赏的事,从亲吻、喝彩到巧克力,继而奖赏的回报形式变成了使他进入高层社会核心圈子的通行证,使他成为同行们羡慕不已、誉满全球的名流人物,同时也带来了巨额财富。确切地说是鲁宾斯坦自作主张离开了巴尔特,他的老师巴尔特是一个固执而认真的人,他要求他的年轻学生必须全身心地努力练习,非常严格,与鲁宾斯坦师出同门的钢琴家肯普夫曾生动地形容这位老师为东普鲁士的老巨人,说他是一位老套守规的音乐教师,一位脾气很坏,却有一颗金心的监工。而鲁宾斯坦与巴尔特的矛盾在哪呢?在巴尔特的严格指导下,三年的用心学习终于结出硕果,但年轻的鲁宾斯坦不愿再按部就班地发展,不愿最终成为一名教师,他渴望夺取新的胜利,于是在17岁的时候,鲁宾斯坦结束了正规的音乐教育,开始了他想要过的生活。
鲁宾斯坦的个性中混杂着一些复杂奇怪的特征,那些矛盾重重笼罩在他的生活中,在一些事例中也许能说明问题,比如说,鲁宾斯坦对自己超常的天赋感到自豪,但在培养发展自己天赋方面却不特别勤勉;他相信自己的音乐才能,但对自己是否能独立发展,缺乏信心;他决意要减少和父母的接触往来,但对他们却充满了内疚感;他因能俘获比自己大一倍的女人而兴奋愉悦,但却因不能博得同龄女性的欢心而困扰不安;他时常出入中产阶级的上层人家,但却因自己经济窘迫而觉得羞愧。然而所有这些难题都未能让他退却,他最终还是克服了其中的一些困难,但由此而起的副作用则永远留在他的身上。
音乐界一般把1900年在柏林的演出定为鲁宾斯坦的正式首演。这场音乐会由约阿西姆指挥,鲁宾斯坦演奏了圣桑、莫扎特以及舒曼、肖邦的作品。此后的十几年里,他相继在德国、波兰、法国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很多国家巡演,然而他却没有得到和他的天才相匹配的声望。鲁宾斯坦了解自己的这种状况,也知道其中原因。虽然他曾同钢琴家帕德雷夫斯基相处过一段时间,但从巴黎首演开始,他就已经抛弃了少年时所受的正规键盘演奏法。天赋助他掌握并演奏了大量充满灵气和活力的曲目。但是由于他缺少钢琴大师的指导,诠释出来的作品未免古怪,甚至粗糙,出众的技巧也不太稳定。
关于鲁宾斯坦的享乐主义,年少时可能是比较突出,天才的不羁时常有所流露。最典型的例子是夜夜欢歌,从不练琴,时常他走上舞台前还会问工作人员:亲爱的,你肯定今晚的节目是这些吗?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鲁宾斯坦便收起了浪子情怀,全身心的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投入到音乐中。但是那种享受生命的感觉还是时时在他的音乐中体现出来,不过就如同他自己的那句名言所示:音乐家没有最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演奏家们如何演释某一作品,他始终不会超出音乐本身基本的内涵,始终只会演奏那些音符和节奏,绝不会有本质上的错位。鲁宾斯坦只需要尽情发挥他的特色便可以了。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是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不知道这话对于鲁宾斯坦来说是不是老生常谈,鲁宾斯坦的风流韵史几乎和他的演艺生涯一样长,虽然在一次采访中,他曾发出过这样的言论:我所有的女人,我梦寐以求的可爱女人,我都喜欢,自然界中异性相吸的特征在我身上表现得非常强烈,但婚姻的念头令我恐惧,如果有朝一日你听说我已结婚成家,那么我一定是疯了……但最终他还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并不代表他本着一颗回归的心,他的生活依旧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鲁宾斯坦第一次到美国演出是在1906年,那时他还不满19岁,对于这位年轻的演奏家,当时美国公众的反映并不是很热烈 ,不了解行情的鲁宾斯坦似乎触犯了某些禁忌,美国的媒体对他的评论毫不留情,他们说:鲁宾斯坦的音色中很少具有温暖的美感,而且他的演奏效果也几乎没有变化……加演曲目,一首纯粹卖弄的作品……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后来一位音乐传记作者分析说:鲁宾斯坦的炫技性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他是勃拉姆斯、约阿西姆和巴尔特等反戏剧性音乐学派人物培养的弟子,他自然的分句手法,与已征服美国公众、风格更加随意流畅的浪漫主义大师相比,被认为是没有诗意,这个打击曾一度让鲁宾斯坦消沉。
晚年的鲁宾斯坦,护照上是美国公民,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他音乐生涯开始的地方是德国,但是,自1914年以后,他从不在德国举行演奏会。他说:众所周知,这是一段很可悲的历史。人们可能认为我还抱着一颗极端的报复心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一直热爱着我的勃拉姆斯、我的贝多芬、我的莫扎特,以及我的席勒、我的歌德和海涅。对于诞生这些人物的国家,又是我在那里度过漫长岁月的国家,我怎能抱着一颗憎恶或报复的心去谈论它呢?不,这样的事,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我只是对于死去的同胞,抱着非常的敬意而已。如果我再到德国去,我的那些死去的同胞.将会做什么样的想法呢?
步入颠峰的鲁宾斯坦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演出重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1941年,他和小提琴家海飞兹,大提琴家费尔曼组成了钢琴三重奏团,灌录了贝多芬,舒伯特及布拉姆斯的钢琴三重奏曲,这个搭档,被称为百万三重奏,或卡萨尔斯黄金三重奏团在世,可惜的是,第二年费尔曼就客死美国,三重奏团只得暂时停止演出或录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皮亚蒂戈尔斯基继续担任大提琴的部份,继续进行录音,维持了百万三重奏的美誉。这样的团体之所以令人钦佩,并不是因为组织成员都是当代演奏大师,而是这三位大师都能摒弃自己的成见,百忙中抽空练习,在经过彼此沟通后,演奏里掩饰了自己的光芒与个人特色,力求整体表现的完美。也许,此刻他们所表达的已不只是彼此间的默契,而是对作品更高境界的见解了。
在战争年代,欧洲许多优秀的指挥家都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他们为美国管弦乐开创出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所熟知的指挥家,像比彻姆、托斯卡尼尼、明希、巴比罗里、还有斯托科夫斯基、乔治·塞尔、库谢维茨基等等他们都非常喜欢与鲁宾斯坦合作,这不仅因为他出类拔萃的演奏,还因为他易于共事,当然也有例外的,鲁宾斯坦与弗里茨·莱纳就是水火不容,当年他们曾在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过好几次,后来他们发生了争执,据说是莱纳含沙射影地说了肖邦的坏话,这让视肖邦为偶像的鲁宾斯坦大为发火,他几乎掀翻了桌子,但据可靠消息说鲁宾斯坦和莱纳的绝交,源于一次录音,鲁宾斯坦的认真和莱纳的不友好态度使矛盾激化,莱纳的一句:我们不给独奏家加班。,让两位著名的音乐家从此断绝了合作的机会。
毫无疑问,鲁宾斯坦演奏肖邦的作品是空前绝后的珍品。他把肖邦的个性完全融入演奏中,又把它弹得饱满充分,他的健康自我与忧郁柔弱的肖邦达到了一种平衡和谐,然而鲁宾斯坦又是一派逍遥,年少时荒唐地挥霍青春,与美女,雪茄和酒精为伴的经历并未损害他到的健康,反而在花甲之年悠然灌录唱片。看着他坐在长椅上,怡然自得地抽着雪茄的照片,让人不禁猜想他对肖邦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在鲁宾斯坦演艺生涯的最后三十年中,他还曾对自己的演出做过这样一些改革,他不事先宣布演出曲目,而是在听众坐定后才决定演奏哪些乐曲,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名望吸引听众,而不是作曲家的名字,这种随机的演出方法,更凸显出演奏者的重要性,而它也非常符合鲁宾斯坦乐于尝试不断创新的个性。
从1900年12月1日第一次在柏林登台到1976年5月31日伦敦的告别音乐会,鲁宾斯坦让本世纪钢琴乐坛为之着迷。这位弹起琴来不慌不忙的矮胖男人有着欧洲波希米亚人的外貌和坚毅而豁达的性格,在黑檀木与象牙所构筑的王国中他是气质迷人的绅士,是举止优雅的大师。有些钢琴家以个人化的风格横扫键盘,鲁宾斯坦却只是弹奏钢琴;有些钢琴家只是将乐曲推向高潮,鲁宾斯坦却只是持续不断地在琴键上演奏,他让音乐里的每一刻都更加悦耳、更有说服力。他让他的人生如此连绵不绝焕发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