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高雅室内乐 换个地方听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34

  从5月9日至13日,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已经有三场公益演出活动分别走进了市政府、学校和博物馆,艺术家们除了带来精彩的现场演奏外,还与广大市民进行了有趣的音乐互动,让大家以最近的距离感受到了室内乐的魅力。

  陈萨与玉树班零距离

  5月11日,钢琴家陈萨和著名音乐主持人刘芳菲一同来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与玉树班和贵州革命老区的百余位学子亲密接触。

  在当天一个小时的活动里,陈萨精心选择了多首钢琴作品。刘芳菲通过与陈萨的对话,为孩子们生动讲述了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欢乐的牧童》是陈萨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首中国作品,也同样吸引了这些对室内乐可能还比较陌生的孩子。一曲海顿清新明快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也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近距离聆听,感受到了钢琴演奏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陈萨告诉孩子们不必去追究音乐的深意,你只要听了觉得这音乐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就说明你已经感受到了。陈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们很快领悟了音乐欣赏的乐趣。

  贴心的陈萨怕三位等待登台演奏的小朋友手凉了,提议让他们先来弹。第一位是7岁的裴佳怡,她演奏的《卖报歌》有模有样,得到了陈萨的鼓励,小佳怡的登台感受也很有意思,我是第一次登台弹琴,面对现实感觉非常真实!逗得大家一阵笑声,陈萨告诉她,我第一次登台是9岁,《闪闪的红星》就弹错在舞台上了,怎么绕都出不来。一定要记住,弹琴不是负担,一定要让自己开心。

  随后,陈萨又演奏了肖邦的小狗圆舞曲、夜曲等作品,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室内乐轻松幽默又或是静谧甜美的另一个侧面。刘芳菲还不失时机地为孩子们普及了古典音乐的观赏礼仪,陈萨也教给孩子不少古典音乐的基本常识,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引领大家走进美轮美奂的音乐世界。

  世界名琴奏响国家博物馆

  昨天一早,著名的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就和白岩松一起来到了国家博物馆,他们要在国博的大堂举办一场公益演出。10点钟演出开始,美妙的音乐迅速吸引了大批前去参观展览的观众驻足欣赏。

  四位音乐家分别来自中国、韩国以及欧洲,而他们手中的名琴斯特拉迪瓦里都有将近300年的历史。白岩松与四重奏首席王晓明在演出中进行了生动的对话,向在场观众介绍了四把古董名琴的传奇经历第一小提琴王晓明持的琴制作于1715年斯特拉蒂瓦里的黄金时期;第二小提琴尹素英的琴曾属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甚至在滑铁卢战役中,有一位骑兵为了保护它而战死沙场;中提琴家乌斯齐恩斯基的琴是由90岁高龄的斯特拉蒂瓦里制作的,也是他生命中制作的最后的中提琴;大提琴家玛娅·韦伯的琴还被著名画家奥古斯特·约翰画成油画,悬挂在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里。可以说,每一把琴都是会唱歌的古董,每一把琴都有一段历史故事。通过主持人的生动介绍和艺术家的精彩演绎,现场观众从视觉、听觉、历史等方面与这四把会说话的古董进行了全方位的接触。

  音乐会在巴赫创作于1709年的G小调赋格中拉开了帷幕,在一段活泼诙谐的开场白之后,四位演奏家又演奏了根据肖邦一系列钢琴作品改编的曲目,他们赋予了这些原本是钢琴曲的音乐别样的生机。坐在记者身边的一对老夫妇特别高兴,张老先生说,本来是来看画展的,没想到听了一场名琴音乐会,真的是意外的惊喜!他觉得这样的公益演出非常好,音乐很好听,还了解到了音乐背后名琴的故事。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