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9日至13日,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已经有三场公益演出活动分别走进了市政府、学校和博物馆,艺术家们除了带来精彩的现场演奏外,还与广大市民进行了有趣的音乐互动,让大家以最近的距离感受到了室内乐的魅力。
陈萨与玉树班零距离
5月11日,钢琴家陈萨和著名音乐主持人刘芳菲一同来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与玉树班和贵州革命老区的百余位学子亲密接触。
在当天一个小时的活动里,陈萨精心选择了多首钢琴作品。刘芳菲通过与陈萨的对话,为孩子们生动讲述了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欢乐的牧童》是陈萨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首中国作品,也同样吸引了这些对室内乐可能还比较陌生的孩子。一曲海顿清新明快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也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近距离聆听,感受到了钢琴演奏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陈萨告诉孩子们不必去追究音乐的深意,你只要听了觉得这音乐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就说明你已经感受到了。陈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们很快领悟了音乐欣赏的乐趣。
贴心的陈萨怕三位等待登台演奏的小朋友手凉了,提议让他们先来弹。第一位是7岁的裴佳怡,她演奏的《卖报歌》有模有样,得到了陈萨的鼓励,小佳怡的登台感受也很有意思,我是第一次登台弹琴,面对现实感觉非常真实!逗得大家一阵笑声,陈萨告诉她,我第一次登台是9岁,《闪闪的红星》就弹错在舞台上了,怎么绕都出不来。一定要记住,弹琴不是负担,一定要让自己开心。
随后,陈萨又演奏了肖邦的小狗圆舞曲、夜曲等作品,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室内乐轻松幽默又或是静谧甜美的另一个侧面。刘芳菲还不失时机地为孩子们普及了古典音乐的观赏礼仪,陈萨也教给孩子不少古典音乐的基本常识,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引领大家走进美轮美奂的音乐世界。
世界名琴奏响国家博物馆
昨天一早,著名的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就和白岩松一起来到了国家博物馆,他们要在国博的大堂举办一场公益演出。10点钟演出开始,美妙的音乐迅速吸引了大批前去参观展览的观众驻足欣赏。
音乐会在巴赫创作于1709年的G小调赋格中拉开了帷幕,在一段活泼诙谐的开场白之后,四位演奏家又演奏了根据肖邦一系列钢琴作品改编的曲目,他们赋予了这些原本是钢琴曲的音乐别样的生机。坐在记者身边的一对老夫妇特别高兴,张老先生说,本来是来看画展的,没想到听了一场名琴音乐会,真的是意外的惊喜!他觉得这样的公益演出非常好,音乐很好听,还了解到了音乐背后名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