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陈燕:先天失明靠回声辨路 将盲人钢琴引入中国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167

核心提示:海轮凯勒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面对同样的假设,陈燕则问每一个人说,假如给你三天黑暗。不知道电视机前的各位有没有想过假如给你三天黑暗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儿呢?

凤凰卫视9月3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海轮凯勒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面对同样的假设,陈燕则问每一个人说,假如给你三天黑暗。不知道电视机前的各位有没有想过假如给你三天黑暗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儿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陈燕,去聆听她的故事。陈燕1973年出生于河北容城,在北京长大,出生只有3个月的时候就被诊断为先天性白内障,父母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选择了放弃,是姥姥收留了她,并且最终把她抚养成人。

陈燕:她怕我受苦,她怕我在这个世界上受罪,所以在我三岁的时候她就教我万物都有反射音,在你的前边有树有门的时候,那个声音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能靠反射音来走路。后来她又进一步的培养我的耳朵的听力,就是把那个硬币扔到地上,问我是多少钱,其实这个很多盲人都会的,这个不难,但是那个硬币滚到地上它会动,动到一个地方停止,她让我一步到位的捡起来,这个对于盲人来说很难,但是我做到了。

许戈辉:由于视力上的残疾,陈燕被很多学校拒之门外,为了争取自己读书的权利,小小年纪的她四处奔走,13岁那年她如愿以偿地跨进了北京盲校的大门。

1990年即将毕业的陈燕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国残联投资50万元为盲人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道路,那就是把在欧美地区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盲人钢琴调律引进了中国。经过一番努力,考入了钢琴调律专业,成为中国盲人学习钢琴调律的第一批学生。

其实学调律不像陈燕想像的那么容易,八千多个零件儿等着她去熟悉,不仅要会调律,还得会修琴,过程是相当的困难。

陈燕:在我学的那五年之内吧,我手就没有完全的没有口子,那都是大大小小的伤口,但是我觉得真正能有这个机会去学,那就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幸运,至于说我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遵循着,别人用一次学会的东西,我会用十次,用百次,甚至用千次来学。我想世上无难事吧。

许戈辉:陈燕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完成了学业,并且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性盲人钢琴调律师,她用娴熟的技术和诚恳的态度赢得了客户对她的肯定和信任。现在陈燕已经给遍布在京大街小巷里的上万个家庭的钢琴做过调律。2005年陈燕的第一本书《陈燕,耳边的世界》,一经出版就吸引了不少读者,她用自己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了盲人钢琴调律,认可了盲人调律师。

就在陈燕认为她后半生衣食无忧,会顺利的走下去的时候,珍妮走进了她的世界。珍妮是谁呢?她又会让陈燕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明天同一时间我将继续和您分享。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