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钢琴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国钢琴教育路在何方 名家专访表意见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644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徐纪星


著名作曲家陆培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沈乃凡

  据悉,因此次大赛,国内著名古典音乐人云集佛山出任评委,并接受佛山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来自俄罗斯的钢琴教授谢尔盖·卡拉乔夫长年在俄罗斯、韩国等钢琴赛事中担任评委,虽然如此,他依旧为此次中国琴童的演奏水平感到惊讶:也许一个孩子才12岁,但是对音乐的驾驭能力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相信此次比赛筛选出的琴星,将是中国的明日之星。
  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陶敏霞认为此次大赛选手整体水平高。陆培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马友友丝绸之路音乐系列创作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从优秀选手的年龄和水平来推断,他们每日练琴时间长达10个小时。这么长的练琴时间,不是家长许诺糖果就能引诱成功,一定是他们发自内心喜欢音乐,一切艺术家都是为自己而演奏,只有享受自己的演奏,才能感染别人。

  记者获悉,昨晚落幕的业余组中国赛区只是前奏,真正的高潮部分是8月8日至8月15日举行的第九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大赛(专业组国际赛)。届时,来自俄罗斯、英国、波兰、韩国和美国的国际大咖级钢琴家将云集佛山选拔人才。

  据悉,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青少年音乐家们的比赛,被业界称为国际青少年专业钢琴大赛中的奥林匹克。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美籍钢琴家徐纪星认为:此次国际赛事在佛山举行,是这座城市文化的荣誉!。大赛主办方、佛山市刘诗昆音乐艺术学校总经理申英则坦言,经过多年努力争取将次赛事花落佛山,是为了让更多学习音乐的孩子通过正规而高端的比赛去体验生活,获取和享受音乐所传递的价值:钢琴代表西方正统文化,通过学习,我们能得到很大提升。

  名家专访

  关于艺术,教授有话说

  我们为什么要亲近音乐?中外钢琴教育理念有何区别?中外音乐文化冲突之后路行何方?带着这些疑问,佛山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内名家,聆听他们的独到见解。

  徐纪星
  艺术教育不能只重技巧

  近日在佛山担任钢琴大赛评委,徐纪星的行程排得满满,但是她不改江南女子的知性与优雅,也不忘在餐后犒劳自己很多青菜,她说粤菜还是合乎她的胃口。

  早在1984年,徐纪星就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 1993年后她移居美国并任教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音乐学院,在美国,一住就是17年。2010年,她再次随夫回上海音乐学院任教。20余年的光阴里,她恰好见证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变化。

  1993年我去美国之前,有感于中国的艺术教育只强攻技巧,例如艺术体操,就是追求翻跟斗的难度,但是艺术性很弱;在钢琴学习上,孩子们不是弹奏音乐,而是在做手指运动,噼里啪啦,只追求曲目的难度和手指的技巧。徐纪星分享了自己的见闻,刚到美国时曾出任一个赛事评委,发现一个孩子弹奏得很好,但是中间两个停顿,在中国人眼中这是无缘奖项的重大瑕疵,但美国评委将大奖给予了这个孩子,因为他们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是追求更难更深,而是考察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音乐,能否将音乐变成自己血液中的一个部分。

  时隔17年之后再次回国,徐纪星发现人们的观点悄然变化,大家也意识到不能比谁更技巧更强,而是考察音乐的整体性——包括乐感、风格也包括技巧。

  但是徐纪星指出,眼下国内艺术教育还是有很多误区,例如人们急功近利,许多钢琴老师从来不听音乐会,也没有提高自己的动力,不深造怎么能提高?我认为不管是专业老师还是业余老师,都需要不断地深造。她说。

  陆培
  编曲,你我都可以尝试

  著名作曲家陆培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一谈到音乐就非常兴奋。旅居美国20年后,他现回国担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教研室主任。他是马友友丝绸之路音系列的创作人之一。

  前日,在评委工作间隙,陆培与记者分享了自己对时下的热门音乐节目的看法。在朋友的推荐之下,我耐着性子看了最新一期的《中国好声音》,从音乐上看,台上选手是对别人的一种拷贝,许多拷贝得也不错,对一般观众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放松,但停留在很低的欣赏水平。

  除了《中国好声音》,包括《最美和声》、《中国梦之声》等节目中都充斥着这对老歌的改编,对于这种改编,陆培认为炒作的因素更多,最终目的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舞台上的所谓的原创歌手的原创歌曲,他认为集中反映了中国编曲领域的短板,创造力不足。

  我在美国居住了20年,发现不少美国的青少年编曲能力更强,他们中有人有很好的钢琴基础,有的只会简单弹两句,但是不影响他们运用电脑软件一轨一轨地合成音乐。我儿子也曾将他用电脑创作的曲子给我听,而他身边一个13、14岁的孩子,已经给游戏公司配乐几年了。陆培。

  陆培深究中美编曲能力的差别时认为,文化和思维方式使然:我们的文化是单线的,代表乐器是二胡;西方文化是多元的,正如钢琴是十个手指头多声部演奏。他建议中国青少年不妨尝试自己编曲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要认为这只是科班出身的人才能做到的事。

  沈乃凡
  中国强大之后外国人学的是我们的文化

  只要沈乃凡坐在钢琴前,他就会玩一段的俄罗斯经典民乐《山楂树》。

  沈乃凡今年73岁,自13岁开始学钢琴,至今已从业60年。1993年,他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被国家公派到乌克兰奥德萨音乐学院学习,最终成为皇家大学首位中国外聘钢琴教授。独特的生活阅历,让他指尖下流淌而出的《山楂树》滋味更浓。

  中国强大之后外国人跟我们学什么?这是近年沈乃凡不断在思考的问题:肯定不是跟我们学弹贝多芬或者肖邦,就像中国人不用到美国学京剧一样。中国强大之后,是学我们的文化。10年前,我曾经在香港一个钢琴赛事上担任评委,一个选手上来弹奏《高山流水》,把我听傻了,也把德国评委听傻了——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曲子的踏板等怎么琢磨出来的。追问之下才知道,这个选手听了26个版本的古琴《高山流水》,从而将其改编成钢琴曲。我想,这就是中国民乐和西方音乐融合之后的走向:将来有一天,来一个农民,农闲时间一琢磨,用钢琴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专业人士都不知这是怎么整出来的。

  沈乃凡相信人民的创作力是无穷的。他分享自己一个有趣的见闻:有一年在河北乡下遇见丧事,乡下人小号加唢呐,中西合璧地演奏《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当时很纳闷为什么选择这只欢快的曲子,后来琢磨才明白:人死了是埋在地里,所以希望都在田野上。瞧瞧,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新闻资讯 | 钢琴网址导航

在线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00-21: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