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看待名利 比起西方中式教育该有些许反思
年纪尚轻的牛牛可谓荣耀加身,是同龄人眼中的偶像。但一向行事低调的牛牛却坦言与他们相比自己从未有过优越感,并且对名利之类的东西看得很轻。我钦佩他能拥有这种超脱想法的同时更惊讶于他对中国古板应试教育的反思与质疑,相比较于有些家长忽略孩子的兴趣与天赋,毫无目的地让孩子学习各类乐器特张,从而造成孩子学业与专业样样不精的局面,牛牛庆幸自己的父母思想开放,并没有让自己成为中式教育下的牺牲品。
凤凰网音乐:别人都称你音乐神童并且年纪轻轻就取得这么多令人艳羡的成绩,有没有觉得自己比起同龄人有些优越感?
牛牛:实际上我没有什么优越感啦,因为我本身是那种对名啊利啊看的很淡的人,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自己挺低调的。如果问我的同学啊就会知道,平常他们会说哇我怎样怎样,然后我也是那种无所谓的感觉。
凤凰网音乐:那你的同学应该都特崇拜你吧,有想拜你为师的吗?
牛牛:对有特崇拜的(不好意思地笑),拜师倒没有,总之还好啦。
凤凰网音乐:如今很多家长的想法是让自己的孩子先读书以学业为重,当时你父母有没有这样的顾虑?
牛牛:他们没有,我觉得我父母他们的思想特别开明。可能一般来讲父母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去考个好的大学。我父母觉得呢用音乐去开发孩子的智商,包括陶冶我的性情就更不用说了,在学习之余增加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去到国外,他们这种观点也得到了证实,因为国外一流大学像哈佛啊、耶鲁啊、普林斯顿等等他们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是说你读了多少书,读得有多好,这和中国的很多教育完全是不同的。中国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读书,拿最好的成绩、做很多很多很多的试题…我觉得在开发一个孩子的天赋方面是欠缺的,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只不过是没有被开发出来而已。所以我的天赋就是被我父母这样开发出来的。
凤凰网音乐:怎么看待现在艺考热这一现象,许多人都把艺术当做一种考大学的捷径。
牛牛: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考虑学艺术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因为学习不好,你就干脆不好好学转而去学艺术,为了以后能出名,成为什么样的厉害人然后赚多少钱,我是不认同的,这样还不如去好好学习。如果一个人不能好好学习文化课的话他也肯定不能认真学习音乐,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且音乐也需要很深的文化底蕴去支撑。如果一个人他真心喜欢音乐,那么我是非常赞同他走艺术这条路,如果是出于一种目的或是求功名利禄的话我觉得不是正确的想法。
凤凰网音乐:也就是说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盲目地让孩子去学习音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对吗?
牛牛:对。可能一般的父母看到了成功的例子,像郎朗啊这些人,觉得他们非常厉害,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他们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事。再者,他们的孩子可能根本就不喜欢音乐相反喜欢去钻研科学,那干嘛不由着孩子的兴趣去培养呢?所以作为父母要善于观察,去挖掘和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在哪,而不是以自己的一套模式来灌输孩子,将来孩子可能会反抗。
凤凰网音乐:那你认为音乐方面的成功,天赋和勤奋哪个更重要呢?
牛牛:当然是勤奋更重要,再有天赋的人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凤凰网音乐:有没有特别想合作的钢琴家或者音乐家?
牛牛:目前最想合作的就是柏林爱乐乐团。公司方面认为我现在还比较小,基本是处于保护我的一种状态,等到我稍微大一些差不多20岁得时候他们会系统帮我安排一些演出和商业合作。
凤凰网音乐:怎么看待像郎朗、李云迪他们都在与当下的流行歌手跨界合作,自己接下来会做这样的尝试吗?
牛牛:我觉得这样很好,而且这也是一种趋势吧。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做会不会在亵渎古典音乐,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成一种创新和求变。我从来都不排斥在古典音乐里加入自己的一些创新,而且我也希望做一些这样的尝试,与流行音乐结合也是普及古典音乐的一个好的方法。
据牛牛自己透露,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即将在英国录制发行,接下来牛牛将展开2012年日本、台湾及中国等三地的音乐巡演。中国本土培养出的钢琴神童牛牛,承载着希望与荣耀,愿他早日成为中国钢琴史上的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