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赴美学习,投在郎朗、王羽佳的老师格拉夫曼门下,经8年历练,即将走上职业钢琴家之路。日前,当上海钢琴天才少年张昊辰受 青年艺术家系列邀请,为献给家乡上海的第一场钢琴音乐会而出现在上海大剧院时,熟悉他的人惊呼:张昊辰长大了!
长大首先体现在琴艺上。1990年出生的张昊辰,5岁就办了五龄童钢琴独奏音乐会,出国前在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中获钢琴赛第一名。14岁以第一名成绩考进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后,他一边随院长格拉夫曼深造,一边补齐高中课程,并以震惊世界的表现,在2009年摘得第13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这也是亚洲人首次在这个世界四大钢琴赛事之一的比赛中称雄。之后两年半里,张昊辰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同时,进行了近170场美洲、亚洲、欧洲巡演,收获了极高评价。今年,是张昊辰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的最后一年,他即将在校参加一场毕业音乐会,然后踏上真正的职业音乐家之路,目前在美国已被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签约。
格拉夫曼对我最大的要求就是领悟力,他布置的曲目非常多,让我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曲子,他鼓励我自己有想法,挖掘自身个性。 回顾出国点滴时,张昊辰没有忘记国内打下的钢琴根基,求学于但昭义老师是我学琴的转折点,他对我音色、乐句的细腻度提出很高要求,让我对音乐的把握有了质的变化。
脸庞上少了稚气的张昊辰,给人的感觉颇为内敛。他说,经历了从最初到美国时的种种不习惯,体验过孤独感,他开始以更独立的姿态对待钢琴艺术。回忆范?克莱本大赛,他说,比赛是选手走向职业生涯的一次极大挑战――整个比赛过程在网上向超过百万观众直播,连在家练琴、跟钢琴指导见面说话都被转播,比赛时更要经受多个摄像机位的贴身干扰,对心理素质的考验非常大。这些往往被看成是比赛的负面因素,但我把它变成了正作用,剔除非音乐的不纯的东西,一心专注地往前走。这是比赛带给我走上职业道路的最大财富。
钢琴以外,张昊辰对人文、历史、科学等领域书籍均有涉猎,还喜欢随着兴致弄弄诗书和油画。以前更多处于学校的小保护圈中,现在是一个人面对大社会,行走四地,接触不同的人和文化,刺激着对很多事物的思考。每天经历的情感、情绪波动,也激发着我对音乐的体验。 5月24日,张昊辰准备呈现给观众的是从巴洛克时期的斯卡拉蒂到古典时期贝多芬,浪漫派代表肖邦、李斯特,印象派德彪西等人的大跨度作品,甚至还有俄罗斯 五人团作曲之一巴拉基列夫难度极大的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每一首曲子的风格都不一样,我以此作为对上海观众的汇报。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