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或许还是一个懵懂的年纪。但是他,3岁就开始学琴,4岁登台就获得香港刘诗昆少年钢琴比赛幼儿组第一名。到现在,他驰骋于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钢琴比赛,纷纷受到了国内外音乐人的肯定与赞誉,他就是天才琴童——韩闻放。
11月17日,韩闻放携手上海交响乐团,在指挥家陈燮阳先生的带领下,为上海乐迷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贝多芬大全:1+1》的音乐会。期间,韩闻放与他的母亲对话东方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钢琴之路。
看到韩闻放时,记者俨然不相信眼前竟是一位12岁的孩子。富有艺术气息的卷发,约莫1米70多的个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套嫣红的小礼服。记者脱口而出:12岁的孩子个头就那么高?韩闻放的母亲笑着说:去年也就1米50多,今年一下子长高了。你别看他这卷发,其实并不是刻意弄的,以前都是直发,但因为青春期毛囊变异才变成卷的了,为此他还很懊恼。
但是,毕竟是12岁的孩子,在他成熟高大的外表下,依然有着一颗童真的心。韩闻放说:我喜欢游泳,也会去健身房,我还经常会和院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动漫、电影更是我的最爱。不经意间,韩闻放还主动和记者聊起了动漫。而当记者问到有关钢琴的问题时,他却变得格外认真起来。
学琴并非刻意 母亲:他是真的热爱
3岁就开始学琴,是因为自己喜欢吗?还是受到家人的影响?记者问到。韩闻放迫不及待的喊道:其实是2岁零八个月!是的,但要说正式开始学琴,的确是三岁。母亲在一旁说到,我是做早期教育,就是研究幼儿的大脑协调和开发。我当时也是以这个初衷才让他学习钢琴。那时候,我请了一个家境不富裕的音乐学院的女孩,到我们家来练习钢琴。我的初衷就是多让孩子感受音乐,在那个女孩弹琴的时候,他就坐在她旁边。慢慢地2岁多的孩子就对钢琴产生了兴趣,而且他的耐心特别好,一下子就能坐15分钟,于是我就帮他找了一位老师。
待韩闻放4岁开始他就登台参赛,并获得香港刘诗昆少年钢琴比赛幼儿组第一名。对此,母亲回忆起那段经历还是历历在目:我记得,当时韩放上台的时候很搞笑,他上台的时候就摆出VICTORT(胜利)的姿势,我看到后完全被吓到了,说不能这样,还没比呢!而他上台颁奖的时候同样如此,非常自信。这之后我们就进入刘诗昆艺术幼儿园学习,正式开始学琴。
学琴的道路是异常艰辛的,对此有一件事情韩闻放的母亲依然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闻放小时候就喜欢复调音乐,比如巴赫的。当时,孩子跟随林尔耀学习钢琴,林尔耀教巴赫的作品是出了名了。但是巴赫的作品都是特别难弹的,有一次他学习弹奏《波罗乃兹舞曲》,但是不管如何弹都弹不好,最后都气得哭了,边弹边哭。我劝道他先放一放弹奏别的曲子,但是他硬是不吭声,然后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怎么敲门与劝慰都不开门。过了四个小时,他从屋里走了出来,眼睛哭得哄哄的说:妈妈,我《波罗乃兹舞曲》背下来了。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热爱弹琴。
全力配合孩子学琴 既然热爱就要用心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韩闻放从小就对钢琴情有独钟,他告诉记者,学琴比画画和其他都有意思,他就是愿意弹。对此,母亲也丝毫没有反对:既然他喜欢,他选择了自己想走的道路,那么我就告诉他,如果不怕苦不怕累就要好好坚持下去。在学琴的过程中,我总是让他在上琴前做好所有准备,一旦上琴了,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面就要全神贯注。
其实,在韩闻放正式学琴之后,韩闻放的母亲就把自己的事业放弃了,专门陪他。但是毕竟还是孩子,很多时候母亲会为他考虑更多甚至是心疼:我告诉他如果你不想练了,很烦了,你就从琴上下来,你不能说坐在琴凳子上不用心,你做一样事情,用心了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你不用心,不用耳朵听,那在弹奏的过程中弹得音色好不好自己都不知道。因此,直到现在韩闻放在弹琴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一个错音。
孩子学习钢琴在如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但是钢琴教育却是各不相同的,韩闻放的学琴之路可谓是自有一套办法。韩闻放的家长觉得学习钢琴的过程,就一定要走出去。给孩子适当的舞台,去参加比赛,积累舞台经验。如果哪天有了机会,哪怕有一定的实力,或者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全部实力,更没办法与乐团合作的得心应手。韩闻放的母亲说到。因此,每年寒暑假,韩闻放的父母都会带他去一个国家,当然不是白白的去玩,更多的是去比赛或者音乐节。
在学习方面,韩闻放小学就读于爱菊小学(艺术学校),半天文化课半天弹琴。9岁多回到北京后,基本是以家教为主,父母把学校的老师请到了家里来。对此,韩闻放的母亲解释到:因为在学校上课的话,时间不能保证,因为为了比赛、练琴,很多时候又要请假,所以很难协调。但在家里学习,我们也是按照正常的学校课程来学,单更浓缩更有效率。如今又要为出国做打算,所以现在还在学习美国的教材,每天两小时。
压力与坚持的博弈=意外的惊喜
对于每天的学习、比赛、练琴,记者质疑是否会压力太大,但是韩闻放笑着脱口而出:习惯了!母亲在一旁也宽慰地笑了:说压力肯定有,而且还是12岁的孩子,但是我们觉得孩子如果自己愿意,那么我们也就全力配合了。压力最大的莫过于今年德国的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赛。(记者注:埃特林根国际青少年钢琴赛为一项重要国际性音乐赛事,每两年于德国埃特林根举办一次。比赛分甲组(15岁以下)及乙组(20岁以下)。1994年的冠军为郎朗,其时他只有12岁。)
韩闻放的母亲继续谈到:首先是因为郎朗从这个比赛闻名,因此这个比赛被炒得很热。特别是很多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名校的学生、得过其他国际大赛名次的学生也都去参加。当时,他所在的组,年龄并不占优势,最大的甚至有16岁。当时,排开这些客观因素,其实他们最担心的是作品风格把握不好,并且又怕孩子的压力太大,所以母亲就干脆劝解韩闻放放弃比赛。但是韩闻放却说:妈妈,怕什么,既然来了,我们也参加一下,权当是积累下经验。于是母子俩就坚持下来了,母亲说:就因为这样,我们就都释怀了。在比赛开始前,他笑着对我说:妈妈,这次比赛我准备了四首曲子,我就当是一场小音乐会来弹吧。
待比赛结束后,评委和主持人都被震惊了,组委会的人员抱着韩闻放说:孩子,我们就像是听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比赛的结果会怎么样,但是我们都很享受!在评审中还有一位特别的人物,当时也是极力推荐郎朗的,他告诉母子俩:这次比赛,你们选择的曲目不是特别好,如果选择的更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最后,闻放拿了个第三名。直到今天,母亲在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依然特别激动:当时都把我吓傻了,根本没有想到还能拿到名次。
在访问的最后,韩闻放的母亲还特别透露了她对于孩子的期待,她告诉记者:确实,我们会选择一所美国的学校就读,但是我不想把他送到一所特别有名或者顶尖的学习钢琴的学校,我只想把他送到一所有好老师的学校。因为我还想让孩子把文化课程学习好,单纯的把钢琴练好是不够的,个人的涵养和积淀是特别重要的。至于孩子以后的道路怎么走,是选择钢琴还是其他,就让他自己去做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