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6岁男孩钢琴独奏会不看曲谱 幼时被疑患自闭症_律动钢琴网_全国钢琴调律预约平台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202

 一个6岁的小男孩,不仅能熟练演奏世界名曲,还能创作钢琴曲。

  前晚,在涪陵区涪陵饭店5楼贵宾厅,一个叫做廖子旭的孩子举办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场钢琴独奏音乐会。去年5月,他还在读幼儿园时,就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

  重庆晚报记者 汤寒锋 首席记者 冉文 摄影报道

  舞台上的他

  很牛

  演奏一个多小时 不需要看曲谱

  穿上白色演出服,瘦小的廖子旭走向舞台中央的钢琴。

  由于身高不够,他需要踩上小板凳,才能坐上琴凳。但是,一坐在钢琴前,他似乎进入了他的世界,细小而有力的手指按上黑白琴键,优美的音乐从他的十指间淌出。

  在一个多小时的独奏音乐会上,廖子旭演奏了肖邦舞曲,还演奏了贝多芬、德彪西、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的名曲,流畅的演奏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

  记者注意到,演奏20余首曲目,廖子旭没有看一眼曲谱。

  他现在脑子里装了不下一千首乐曲,随便哪首曲子都是信手拈来。父亲廖斌说,儿子的音乐记忆力特别好,一首曲子只要弹上一两遍,就能记下来。

  演奏中,廖子旭不时潇洒地甩头或扬臂,很有明星范儿。廖斌笑着说:这些动作没人教他,他喜欢在IPAD上看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的演出视频,自己就模仿会了。

  四岁开始谱曲 创作已逾400首

  除了名曲,廖子旭还演奏了他上个月才创作的新曲《春天舞曲》,虫鸣、鸟叫、流水声……他用钢琴将一个6岁孩子对春天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悉,这不是他第一次演奏自己的乐曲。在去年首场独奏音乐会上,廖子旭就演奏了《风》、《清晨》、《跳跃的舞蹈》、《小调奏鸣曲》等自己创作的钢琴曲。

  他的母亲彭洪莲介绍,儿子从四岁开始进行钢琴曲创作,一想到什么,就会在琴键上用音乐表达出来。她用一个小本子把儿子的这些创作曲目一一记录下来,现在已累计超过400首。

  长江师范学院音乐教授徐欣,是廖子旭的钢琴老师。她评价说,廖子旭最大的特点就是过人的音乐天赋和超强的记忆力,对音乐的感悟力特别高,随便给他一个题目或场景,他就能在心里形成优美的旋律。

  他长大未必会成为郎朗、李云迪,但很可能会成长为一名有成就的作曲家。徐欣说。

  舞台下的他

  很静

  不爱哭不爱说话 有人说他是小哑巴

  母亲彭洪莲介绍,儿子生下来就与其他小孩子不一样。他特别安静,婴儿时期就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样东西不动,也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爱哭。

  长到两三岁,他也不怎么说话,常常有人开玩笑问他是不是小哑巴。

  对新鲜事执着 有人怀疑他有自闭症

  廖子旭不爱说话、不喜欢看动画片、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甚至怕见到生人。但家里人发现,他对新鲜事情特别执着,第一次看到风扇后,他就满屋子里找风扇,只要哪里能吹出风来,他都凑过去摸一摸。

  有一阵子,廖子旭迷上喇叭,到处研究是什么东西在发声。结果有一次在商场只顾着去寻找喇叭声,差点走失,让大家虚惊一场。

  廖子旭三岁时,家人买来一个白板练画画。没想到,廖子旭一下就迷上了这个,连着两三个月,只要一回到家,他就趴在地上用白板画画,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无论家人怎么叫都叫不动。

  这些举动,在常人眼里有点不正常。有人好心地跟彭洪莲说,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你儿子是不是有自闭症。

  彭洪莲心怀忐忑,带儿子去儿童医院看了心理门诊。

  医院检查结果是,廖子旭没有问题,这让夫妻俩吃了颗定心丸。

  自从学弹琴 心灵仿佛被打开

  彭洪莲称,她和丈夫观察发现,儿子对音乐极度敏感,听过的音乐就不会忘,而且能准确把握住节拍。

  4岁的时候,廖子旭开始学钢琴,什么乐曲一弹就会,还会自己进行创作。父亲廖斌说,这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打开他心灵的钥匙。

  没有期望儿子将来一定要成为音乐家,他像现在这样享受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也就是父母最大的快乐。廖斌说,到现在为止他没有要求儿子钢琴考级。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特别是一些特别的儿童,他们不同于正常人的地方或许就是天赋所在。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