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钢琴网
钢琴调律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音乐神童能制造吗 神童不是考级出来的

发布日期:2014-09-09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159

想考出音乐神童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想给孩子考出点音乐细胞,也只是美好愿望而已。

  神童不是考出来的

  每到假期,我的上海音乐学院的同事们都被派往各地去做业余音乐考级的考官。回来之后,大家聚会,总会说起各种考级的趣事轶闻。

  长笛老师说,有一个小孩,架好了长笛,大家等着,他放下,歇口气,又架好,再放下,如是者三,考官们纷纷劝他不要紧张,就像在家练习一样。那孩子一脸纳闷,再次架好长笛,说:我老师说了,只要摆出样子就能通过啊。众人石化,哭笑不得。

  钢琴老师说,这还算好啦,只是误人子弟初级版。我遇到了学生来考钢琴十级,把肖邦的《黑键练习曲》全部弹成白键。

  接着大家议论纷纷:还有全都弹在琴键缝里的呢,孩子竟自我感觉良好;还有把乐谱3455565唱成温州话米花肖肖肖拉肖,肖嘟肖花米兰嘟……这些年关于考级闹的各种笑话,都够写一部山寨版的音乐教材了。

  业余音乐考级自20世纪90年代创办以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音乐孩童参加。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各地音乐家协会、全国七大音乐学院、各种乐器协会纷纷各立山头,创办了考级机构、曲目与章程。连英国的皇家音乐学院也来中国设立考级点。

  巨大考级市场催生了一系列附属产业,比如考级教程与唱片,考级辅导班,考级讲座与示范音乐会等等。环球唱片公司认为,如今唱片业凋零,而唯独郎朗的唱片与传记依旧热卖,也是靠着琴童考级拉动了市场需求。毫无疑问,如今乐器考级已成为音乐行业里最赚钱的产业。考核机构之间的利益争夺令考核标准不一,考风日下。著名钢琴家赵晓生教授说:钢琴考级开始意图是好的。1986年最先广州引进英皇考级体制,翌年上海,随后北京,纷纷仿效。最初意图是让社会大量‘业余’习琴者有个正确理念与标杆,知道自己学到何等程度,是否正规。至今25年了,这过程中的确涌现不少人才。但随着商业化过程,跳级,攀比,买证,回扣,种种弊病凸显,实始料未及!

  不管怎样,考级多少也熏陶了不少孩童和家长们。但是全社会的考级潮和乐器热对于培养职业音乐家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钢琴家赵胤胤曾说起,根据美国《时代》杂志的调查数据,琴童和钢琴家的比例是250000—280000比1,也就是中国3000万琴童中,只有107—120人可成为以开钢琴音乐会谋生的职业钢琴家。王羽佳宋思衡牛牛等青少年钢琴家,童年时都曾参加过考级示范教程的拍摄,但其实他们并不是考级大军的一员,而只是考级主办方用来吸引家长的未来蓝图,就像房地产广告上承诺的美好生活。考级的训练模式粗糙,模式化的统一教学缺乏个性培养,考核标准又是五花八门,想考出音乐神童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想给孩子考出点音乐细胞,也只是美好愿望而已。有些钢琴教师与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通过考级,一年只练一首乐曲(就是考级曲目),枯燥的练习几乎消灭了音乐种子。

  天才艺术家是一个奇迹,是天赋、教育、机遇、性格、意志等等因素的精心合作,如同演奏一支乐曲或烹调一道佳肴,技术、才华、火候、爱心、激情……缺一不可,比例失调即失败。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新闻资讯 | 钢琴网址导航

在线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00-21: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