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钢琴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钢琴神童对曲谱过目不忘 在全球举办百余场音乐会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209

牛牛,一个神奇的厦门孩子。6岁时举办了钢琴个人独奏音乐会,8岁时在巴黎和伦敦举行的音乐会震动欧洲乐坛;13岁时,以杰出人才第一优先资格获得美国杰出人才绿卡;14岁的他弹过将近90首协奏曲,这么大数量的协奏曲在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无人能及,在全世界也不多见。他已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及中国北京、台湾等地举行过100多场音乐会,并曾在日本创下连演13场场场爆满的记录。

德国《鲁尔新闻》等欧洲媒体已经把牛牛和郎朗、马友友一同作为华裔音乐家的代表相提并论。

说牛牛有天分是不够的,他是百年不遇的音乐奇才

2007年年底,誉满全德的音乐教育家哈伦贝尔格先生举行了最后一场由他亲自主持的第三代音乐家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该音乐节是他为了培育世界上的青少年音乐家,每年在德国固定举办的,先后为来自30个国家的300名年轻音乐家开了110场音乐会。牛牛受邀担任本场音乐会的独奏。

不少来宾看了节目单后交头接耳。节目单上写着:莫扎特的《奏鸣曲D-Dur KV311》;舒曼的《变奏曲Sonate f-Moll op.14》和《蝴蝶op.2》;普朗克的《那波里》;普罗柯菲耶夫的《音乐瞬间-op.22 No.1-7》;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肖邦的 《玛祖卡op.7 》;理查·斯特劳斯的《蝙蝠》……

一位德国记者的疑问颇有代表性:一个成人演奏家也应该专心致志地攻几个作曲家的作品才是正道,这么小小年纪的牛牛,掌握那么多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能深入吗?何况他又不了解欧洲,能理解吗?

然而,不间断的两小时演奏后,所有的疑问都被欢呼和掌声取代了。尤其是牛牛又加奏了瓦格纳的《爱之死》以及德国人熟悉的巴赫的《哥德贝堡变奏曲》,听众几乎为之疯狂,给了他长时间集体起立鼓掌的最高礼遇,而当天的来宾都是音乐界的行家。

演出结束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布朗先生作了最好的评价:很多人会认为牛牛年纪那么小,又不懂西方的文化,怎能弹好西方的作品。我认为,即便欧洲10岁的孩子,又能懂得多少西方文化?牛牛不像成年人受许多框框限制和杂念的干扰,他技术纯熟,弹奏时完全忘我地投入。我觉得,他的演奏比成年人更接近作曲家的创作原意。

德国《多特蒙德日报》的评论称,牛牛的演奏纯真、质朴,很可能他的演奏传递的才是作者本人的真正想法。

德国著名汉学家关愚谦先生也持相同观点。他说:说牛牛有天分是不够的,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音乐奇才。说得迷信些,他好像有一种特异功能,可以把作曲家写作时的音乐感受附到自己的身上。我发现牛牛弹琴时,会忘了周围,忘了自己,完全陷入到作曲家的音乐弧圈里。这种现象只会在一个极有灵性的孩子身上发生。

人们发现,牛牛的大脑近似一个扫描仪,一首乐曲只要弹上一两遍,就能完全随心所欲地扫描下来,和历史文献中的少年莫扎特一模一样。

钢琴大师破例收下牛牛,免费为他上课

牛牛是个快乐的孩子,不演出不练琴时,他打游戏、玩微博、看动漫、学变魔术、陪妹妹聊天……一派天真,毫不做作。

见过他的人都喜欢他。

著名经济学者张五常教授是牛牛的忘年密友,认定他长大后会成为大师。

圣严法师多次邀请牛牛赴台演出,相信牛牛将来能成为造福人类的一代宗师。

英国查尔斯王子听了牛牛的一场演奏后激动万分,接见了牛牛及其父母,希望牛牛能常到英国演出,并说自己将是最忠实的牛牛迷。

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评委会主席莱斯利·霍华德将牛牛视为他唯一的学生,从来不收徒弟的他不仅破例收下了牛牛,还免费为他上课。为了不耽误这名小钢琴家上学,他专门赶在牛牛放寒暑假时,到他上海的家里指点,并为他担任演奏会的指挥。霍华德对牛牛说:我60岁了,太遗憾了,我没法跟你做50年的朋友,只能跟你做30年的朋友了。

父母定下基调:成人高于成名成家

牛牛一直沿着正确的、安全的道路奔跑。从他踏上音乐之路开始,父母就定了基调:成人高于成名成家。他经常锻炼身体,保持着对各种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积极参加各类慈善演出活动。他的各门功课成绩优秀,计划在2014年报考哈佛或耶鲁大学。在父母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下,14岁的牛牛拥有超出同龄人的自制力和自理能力,待人接物谦虚有礼。

为了保证这位天才少年的健康成长,他的音乐老师们——从刘诗昆傅聪、陈宏宽到保罗·巴杜拉·斯科达、莱斯利·霍华德……一致给了他正确的建议:不参加专业比赛,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以演奏会的形式走向音乐舞台。这一发展思路让牛牛的音乐始终充满个性和创造力,也使他的心态更加从容平和。

与世界一流的唱片公司EMI签约,成为该公司100多年历史上唯一一名签唱片和经纪约的专属音乐家,是牛牛的一大机遇。EMI提供的演出机会、音乐界人脉和市场平台,使得牛牛拥有远远超出同龄音乐少年的视界。

基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说,牛牛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巨大成功,是水到渠成、必然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言论】

  牛牛

音乐之城的一次机遇

刘凉军 

厦门注定与音乐有缘。

这片土地上走出了许多乐坛人杰:周淑安、林俊卿、李焕之、许斐平、殷承宗、陈佐湟……

这片土地上布局了许多音乐人才培养重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音乐学校、厦门戏曲舞蹈学校……

这片土地上举行了许多世人瞩目的音乐活动:小柴国际钢琴比赛、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国际合唱节、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

这片土地上扎根了许多音乐团体,它们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人才:爱乐乐团、厦门艺术剧院、星海合唱团……

这片土地上更有数不清的爱乐人,他们享受着城市提供的音乐氛围,改造着城市的气质。

新一轮音乐城市的建设正在进行中。但轰轰烈烈之余,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音乐学校、音乐团体、音乐场地、音乐活动……这是每一座有志于提升气质的城市都在做的事情。那么,厦门,有没有自己独有的内容呢?

有。答案是:人。

当文化成为一项事业和产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实质就是在做人的事业和产业。一个合适的人,其象征、传播、纽带、吸引的效能,将令整个事业和产业的各个环节受益。

一个常令厦门人难以面对的尴尬是:那些曾经熠熠生辉的名字之后,音乐明星的名册上,厦门人的名字已经沉寂很多年了。当音乐教育的普及率和提高率被国内其他城市迅速赶上和超越时,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和必须接受的事实。

但是,厦门和其他城市毕竟不同,也许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座有灵性的城市。国内罕有的优良自然生态和百年间风云际会带来的文化生态,是灵性得以滋长的沃土。

这座温和的城市缺少轰轰烈烈的造星动机和手段,但是蒙天厚爱,当天风海韵和日月精华的涤礼火候成熟,伟大的天才将应运而生。

我们说的是牛牛,他也许是这座音乐之城的一次机遇。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新闻资讯 | 钢琴网址导航

在线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00-21: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