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龄越来越小,考试人数越来越多。16日至22日,山东省学生艺术水平考试在青岛火爆开场,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因与特长生挂钩,有学生半路出家,突击练习半年来考级。艺术考级变升学敲门砖,功利味渐重,各界看法不一。
现场>> 5岁娃惊艳亮相 一次报考仨科目
17日中午11点40分,在青岛艺术学校大连路校区门口,看到女儿走出考点,张女士很快迎上去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评委怎么评价的?我是最后一个,等了很长时间,评委说还不错。女儿田凯宁回答说。
田凯宁今年11岁,是太平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次她报了播音主持、书法、素描三个科目,其中,播音主持考7级,书法和素描考6级。这两天,为了陪孩子考级,张女士请了两天假。
一次报名参加三个科目的考级,在今年山东省学生艺术水平考试(青岛考区)中并不少见。今年,青岛考区共设置46个科目,考生共计11603人,而全省范围内参加考级的人数也不过3万多人。 据了解,此次考试中年龄最小的考生只有5岁,报了书法、绘画、舞蹈三科。青岛艺校副校长王伟介绍说,从报名年龄分布看,小学生最多;从报考科目看,美术大类报名人数最多,其次是钢琴和舞蹈。
调查>> 考级挂钩特长生 刚学半年考六级
近年来,青岛参加艺术考级的学生逐年增多。2009年参考人数2100多人,2010年3300多人,2011年就猛增到8700多人,今年考级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为11603人。三年增加了四倍多,艺术考级热已成了不争事实。
艺术考级为什么会这么热?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考级热背后有着考学功利和随大流在做推手。
艺多不压身,有一门艺术等级证,在升学上也能占优势。家长刘先生的儿子在市南中片一小学上六年级。还有一年就要升初中了,刘先生想让儿子考个声乐6级证,报热点初中的特长生。特长生进不了就只能等着电脑派位了。刘先生说。
一名参加声乐等级考试的初二女生考证则是为了中考用。我文化课不是很好,妈妈就让学个艺术特长,才准备了半年,就来试一下6级。这位学生说,从开始学就准备考级的曲子。学的是那两首,今天唱的还是那两首。
问题>> 手握一把考级证 不知谁家更有用
有考生一次性报考参加三四个科目的等级考试,也有学生考前已经通过了音协、音乐学院等机构组织的等级考试。
19日,赵女士告诉记者,女儿这次报考的是古筝10级考试,之前已经通过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古筝10级和中国民族管弦协会组织的古筝9级考试。也不知道到底哪个证有用,所以都考着吧。赵女士说。
艺术考级名目繁多,各机构的评价和收费方面没有统一标准,证书含金量千差万别,让不少家长犯晕。
本来考级是对孩子水平的一个测试,但现在考了那么多机构的等级证,到底哪个更权威,哪个有用,我们都不知道。家长尚女士说。尚女士说,女儿这次报的是声乐10级考试,之前已经拿到了中国音协的声乐10级证书和中国音乐协会的9级证书。
听说小升初时拿教育部门发的证才有用。但以后要考中国音乐学院的话,估计还是这个学校发的证有用。尚女士说,为保险起见,才给女儿报名多个机构组织的等级考试。
说法>> 考级还得看实力 太过功利不可取
客观地说,有不少孩子确实水平高。但也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就是来碰的,弹钢琴时两只手都配合不过来就来考级了。19日,担任本次等级考试的一位评委感叹道,有的考生就会那么几首,尽管这样,我们评价还得谨慎,还得考虑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
等级证书在报考艺术特长方面,或许是个敲门砖,但是没有一个学校招生时会说‘只要你有这个等级证,你就可以上我们学校’,关键还得看实力。青岛艺术学校副校长王伟也提醒,艺术考级只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肯定,在升学时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学校在招生时,都会聘请外地的专家对考生进行现场评定。
从事多年音乐教育的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书记孙佩珊认为,把艺术考级看得太功利,只会抹杀孩子对艺术的真正热爱。艺术能力培养和学习能力培养一样,要从小就打好基础。家长要正确引导,不能仅奔着考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