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琴童重在引导 应淡化得奖意识_学钢琴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11

钢琴比赛最大的好处,就是琴童和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而面对这样专业的比赛,大家也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准。从钢琴教学方面来讲,肯定能很好地促进教学。而在横向的比较中,大家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

  任何东西有利有弊,琴童学琴比较艰苦,若参加比赛可以给大家带来学琴的激情和兴趣的话,这当然是好事。多让小孩子参与这样的大赛也不错,但是参赛的选手和家长首先要有一个好心态。你参赛的目的是展示自己,让大家看到你的才华,学钢琴最重要的是给观众听,这就实现了学琴的最基本目的,得奖不得奖这不是最重要的。用这样的心态去参赛就会利大于弊,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

  针对年龄比较小的琴童,大赛可以设置更多的奖项,或者是以展演的方式让大家参赛,淡化奖项的竞争,而针对大年龄段的选手,可以强化竞争意识。最重要的是强调参与,淡化结果。

  家长的定位是助手

  必须是孩子的粉丝

  其实,当下让孩子学钢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学钢琴的年龄也在逐渐低龄化。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所起到的影响不小,那么家长在其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其实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即便是家长急功近利,也应给予理解。在当下教育资源不平衡,升学、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也不能苛求家长在孩子学琴这件事上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孩子的时间就那么多,在选择学琴上也许只能是功利的心态。在社会条件还很不完善,美育还没有被重视的情况下,也不能苛求家长放弃功利心。

  具体到家长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李民称,非常重要的是,家长必须是孩子的粉丝,是孩子的欣赏者,让孩子学琴又不欣赏他,那就很矛盾;第二,家长必须是孩子的助手,协助孩子学习,而不是强迫孩子学习,家长绝不能在孩子学琴中成为主人;第三,家长要做老师的助教,家长不能像钢琴老师那样去教育孩子,最多做到提醒就可以了。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