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晚报(以下简称春晚):从教授清华大学的学生到接触云南的钢琴学习者,你个人有什么感受?
闫大卫(以下简称闫):本身能够考上清华,同时又能在艺术测试中排名靠前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在艺术和文化课方面肯定都很优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好,在清华不光是在水平上的提高,更是在音乐领悟能力上的提高。我在清华的几年中,主要任务是让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透彻,音乐表现出来的东西更出色,争取在他们年龄段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把没有经历过的东西,通过理解感受到,融入音乐中,表现出来。这次来听了昆明孩子的钢琴演奏,他们非常努力,而且部分学生的水平与外地音乐附中优秀学生的水平也差不多,从这一点上来说,云南的钢琴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
关键词:南方学派与北方方法
春晚:你认为最有效的钢琴学习方法是什么?南方和北方有什么区别?
闫:每一个孩子都是不相同的个体,都是非常独特的,我个人认为: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想办法帮助他提高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其实,越小的孩子接受得越快,钢琴的学习还是应该尽早,因为它有“童子功”的要求,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孩子的骨骼就会逐渐定型,再学习就会很吃力。我发现在云南,钢琴法更偏向于德奥学派,而北方属于典型的俄罗斯学派。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将两者结合得很好的话,一定会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非常有益,一来就让学生全盘接受肯定会不适应,我会选取各自的优势,一点一点融入进去。
春晚:中国有不少优秀的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家,你认为学生应该如何选择或学习呢?
闫:孩子们都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寻找过程中也会遇上迷惑,这个时候,可以想办法利用网络的优势。过程中可以参考老师的教学及其他经历等,演奏示范中也可以感受老师对音乐的处理,对不同作曲家的诠释,如果这种音乐可以打动自己,那说明它和自己内心的想象是吻合的。所有的特点都是在学习过程当中一点一滴衍生出来的,孩子和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动脑子,要善于去挖掘特点,因为它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
关键词:音乐天赋与后天努力
春晚:对于参赛和钢琴考级问题,你怎么看?
闫:钢琴考级和参赛都是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方法。如果孩子够这个水平了,考级或者不考级都一样,看需不需要这个证书,但比赛的话,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方式,这个和考级不太一样,是否获奖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参加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磨炼孩子。一个经常去参加比赛的孩子,自信心和经历会跟不参加比赛的孩子不一样,尤其是长大之后回过头去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