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钢琴踏瓣原理的分析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659

踏瓣是钢琴的灵魂,随着音乐创作水平和演奏技术、技巧的不断提高,音乐表现力越来越丰富,音乐组织的对比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在钢琴演奏中作为表现音乐传统手段之一的踏瓣,是极具表达个性演奏的部分,往往两位艺术家会在同一段落用截然不同的踏瓣法,然而每个人在演奏时都能同样具有说服力。这种灵活性可由速度、力度、声音、奏法、声部的平衡、作品的风格和时代、音乐厅、乐器等可变因素决定,甚至还包括演奏者当时的情绪,有时也常会影响踏瓣法的选择和使用。所以踏瓣使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弹奏声音、色彩和风格。
    踏瓣是钢琴的键盘机械系统,是用脚来使它动作的,它的用途是增强或减弱钢琴的发音。钢琴踏瓣分弱音踏瓣、倍弱音踏瓣、延音踏瓣。左边的踏瓣为弱音踏瓣;中间的踏瓣为倍弱音踏瓣;右边的踏瓣为延音踏瓣;如何选用踏瓣我们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1、和声的变化: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对乐曲的和声变换有所了解,以选择正确的踏瓣使用方法,如果对乐曲的和声没有做出恰当的分析,那么所选择的踏瓣使用方法就有可能不恰当,造成声音混乱,破坏演奏的效果。因此正确而恰当的和声分析是关系到踏瓣的使用是否正确的根源。使用时必须在和声的每一个新的变化之前的一瞬间放掉踏瓣,然后在弹新的和声的瞬间精确地踩下踏瓣。如果采用适当的速度使用踏瓣,声音就不会有明显的间断。因为和声的音响会填满踏瓣更换之间的空隙,使和声清楚连贯。尤其是演奏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作品时,这种更换踏瓣的方法增强了和弦的效果,避免了声音的浑浊。

2、节奏的需要:节奏影响着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为传递乐曲的情绪所服务的踏瓣在使用时必须基于节奏的需要来考虑。

3、作品风格:若不考虑作品的风格,就随意选择使用踏瓣,那也错误的。因为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均有其特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作品也有其较明显的共性风格特征。
    弱音踏瓣,它可以创造出朦胧、纤细的效果。踩下钢琴的弱音踏瓣,立式钢琴榔头移近琴弦弦槌的有效击弦行程缩短二分之一,从而达到减弱音量的目的。三角钢琴的整个键盘则会向一边移动,榔头仅击中三条琴弦中的两条,或者两条中的一条,减少了有效击弦,音色小而暗淡下来。由此可见,弱音踏瓣踩下的深浅不一,其音色就有明暗变化,越浅则越亮,越深则越弱。
    倍弱音踏瓣具有共鸣选择性的功能,踩下倍弱音踏瓣时。立式钢琴弱音毡被降下,弦槌敲击时弱音毡隔在弦槌与琴弦之间,以减少弦槌对琴弦的打击力度,使音量减弱。三角钢琴弹奏时,在手指按下琴键还未抬起时,降下中间踏瓣可以使音延续到下一键连续发音,从而产生特殊的共鸣效果。
延音踏瓣,延音踏瓣可以产生连贯浓厚的声音。踩下延音踏瓣,立式钢琴的抬档顶杆托起击弦机的制音抬档,使全部制音器离弦,增强共鸣。三角钢琴通过踏瓣盒传动机构让击弦机的制音器抬档抬起,使全部制音器离弦,增强共鸣。那些与所弹的单音,和弦有关的泛音都会产生共振,形成一个泛音列;而且当弹奏者的手指已经离开琴键,音响依然持续一段时间,直至自然消失。这使声音产生共鸣和延续,保留音响的强度,让旋律更好地连接起来。当演奏者把延音踏瓣放回原处,而手指又离开琴键,音乐就会立刻被制音器完全制止。

 

 
关键词: 踏瓣 踏板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