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三角钢琴击弦机调整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1923

钢琴在弹奏一段时间后,随着张力的改变,击弦机活动摩擦、气候改变所产生的变化,想要三角琴弹奏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必须作出一定的调整,这里谈谈我对调整三角琴的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准备一张平整的桌子,将击弦机取出放在桌子上,比较陈旧的钢琴建议拆卸马脚螺丝,先从中间的螺丝开始拆卸,然后再拆两侧的(注:装回马脚螺丝时要按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安装,这样会减少击弦机的变化),将键子取下,用凡士林将中键钉润滑一下,试试键子的灵活性。检验方法:(1)用手轻压键尾使键子抬起前端,轻摇前端左右空隙要求0.5mm。(2)键子复原位,键子前勺钉与下手绒空隙要求0.5mm,就相等于键孔的上下标准一致,眼睛检测键中孔只要有小小虚位就可以了。(3)轻压键尾用手抬起键前端约1cm,键子要求自然回落,否则要扩中键孔,但要小心,不能扩得太大,否则难以修复。
二、检查弦槌走向,弦槌向上敲击时偏位,会影响击弦力度和音色的均衡。操作:用直尺抬起一组弦槌柄底部,通过上下起落弦槌观察它们的走向。修正方法:如果弦槌抬起时向左偏走,松开弦槌连接器螺丝,在连接器木块的左下面贴上小纸片,使木块平衡走向垂直。
三、键盘平整:将倾斜的键子逐一修平整。
四、检查键盘中销钉:目的是让键架与中盘的接触不留虚位。不同品牌、型号的钢琴有各自的设计,一般钢琴会设约有4-7个键盘销钉,检查时先试中音区的再往高音区,然后再试低音区,并敲击各音区键架与中盘是否吻合。
五、平整黑、白键面:目的使键面水平一致,使弹奏流畅。
六、调整鼓轮与联动杆平齐。
七、托木与弦槌尾要平衡(槌尾与托木平看成一直线)这里顺便检查托木丝的角度,弹下键子,在托木顶起弦槌时,用手将弦槌往下压,正常的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助力,如果下压时是没有助力的话就是托木铁丝的弯曲度太大,需要调整。
八、调整托木与弦槌尾在托住时平齐(竖看呈一直线)。目的:使托木能够不偏不倚地托住回落的弦槌。
九、调整开门距离:先选择一二个键定好一个标准,以下沉深度9.5mm-10.5mm(±0.5mm)为标准[超出或不够深度的以9.5mm-10.5mm(±0.5mm)为依据],先将彐吊、回落、顶杆前后调整在最佳状态后,再调整开门距离,标准是以弦槌上升到顶回落后再有1mm的回升作为最佳开门距离,约为46mm-48mm之间,并可根据弦槌的跳动感适当加减纸圈约0.1mm-0.5mm范围内(在调整下沉深度时可以咨询用琴者的要求,如需手感重一些可将深度做得稍微深一些,但不能超出±0.5mm范围,具体根据钢琴情况及钢琴家的要求调整)。
十、调整顶杆前后:顶杆前后也可以根据用琴者的感觉调整,如果希望手感重一些,①可以调整下沉深度;②可以将顶杆稍微调前一些,以增加重量,但是不能太前,太前的话在快速反复弹奏时会反应不及,往后调会减轻重量,但是太后的话,会减弱击弦的能量。
十一、调节顶杆高低:将顶杆调节在与鼓轮刚好接洽的位置,目的是能完全地发挥顶杆冲击的能量。
十二、调接近:如果键子下沉深的话,应该先做接近,但如果键子下沉浅的话,则应该先做好深度,再做接近(即彐吊),因为如果下沉太深的话,按不到底,做接近是没有反应的。
十三、白键深度:一般情况下都做10.03mm左右(在选择开门距离时已经定好深度标准)。
十四、调整回落:弦槌上升到顶部落下2mm为标准,在做回落的同时,要检查1mm的回升确保要存在,如果1mm太多的话,开门要加宽(大)。如果在演奏会期间,时间紧迫又没有了1mm,只能靠马上调整开门距离快速解决。
十五、黑键深度:踩下延音踏板,增减纸圈确定手感,和白键的跳动感一样。
十六、击弦距离(hammer stop):击弦后停止距离标准为15mm。
十七、调整弹簧:弹簧调整力度要求统一,如果天气潮湿弹簧力度可以相对调小一点,因为如天气干燥后弹簧会有变化,会稍微变得强一些。
以上经验是笔者多年在调整三角钢琴过程中,自己归纳总结的体会及与演奏者交流的一些心得,并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尽钢琴的可调性去达到他们认为理想的手感,也供技术者作为操作参考。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