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懿伦教授是香港最著名的钢琴教授之一,现為香港演艺学院驻院艺术家、香港钢琴教师协会主席及施坦威钢琴艺术家。其早年随周书绅教授及杜朗夫人习琴,后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奖学金前往英国伦敦深造,期间获奖无数。被选為伦敦四大音乐学院最杰出的优异生,获得伟烈特纪念奖,并在英国各地巡回演出。近年来,黄懿伦教授积极从事钢琴教育事业,波兰国际肖邦音乐节大师班以及世界各地知名的钢琴大赛都能看到她授课、评判的身影。被列选為21世纪杰出音乐教育家之一。2007年更被授予香港杰出领袖以表彰其对香港钢琴事业的贡献。
先生从教30年,桃李天下,这些学生有不足十岁的天才儿童,有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有国际钢琴大赛得奖者,也有已然成名成家的演奏家和教育家……要子女拿奖变明星的,我不会教。隻有真心想学音乐的,我才会考虑。这些年来能奉上大把钞票排长队的,先生未必教,因為在她看来教学生并非只是弹琴演奏,而是要他们学会音乐的色彩,奏出乐曲的灵魂,挑战自己情感的深度,所以要真正的热爱。而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必定是会做人、有耐力的人,学艺先做人也是先生对学生的另一个考量标准。
先生选学生很严苛,教学生很严谨:教学与自己演奏是两回事,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看著他们成长,就像看自己的子女长大一样。她曾经用5年的时间教会一个学生数拍子,那种成就感从未被取代。她的课堂充满著各种形象的点滴,用吃薯片的干脆来引导学生体会音质,起身走路来解释节拍特点,狂妄的学生她严厉要求,保守的学生她大胆鼓励,因材施教是她教学中不变的法则。
这些年,大家看到的是先生数十年桃李天下的芬芳,看不到的确是她背后对每位学生倾注的心血和期望。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因為是过来人,既知道好老师难能可贵,也明白弹琴的路有时很孤独。家境贫困的学生她看重的,分文不取,学生上课晚了,她留宿在家悉心照料。有时她被学生的琴声感动落泪,有时她被学生的执著震撼打动,能為学生做的,她都尽力去做,以至於爱人投诉她:从前我在你心目中排第一位,生了孩子之后,我的排名跌了几位。到你收了学生,我隻能倒数……
她能在音乐中幻想自己拍拖,在台上享受掌声后,却发现落台后不知和谁分享,很是孤单。於是,她开始执教鞭,跟学生一起分享喜悦。这一分享就是30年:我最希望,学生有一天能自立。学会不气馁,学会动脑筋,坚强自立。这些年,先生在三尺讲台上培养出了眾多知名的钢琴家、教育家,而她唯一不变的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祝贺先生学生钢琴演奏会圆满成功,也祝愿先生能為香港、為中国、為世界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