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少儿钢琴比赛、钢琴演奏会上,观众能听到的都是那么几首考级专用的曲目,听者觉得单调,孩子也不感兴趣,但日前在泉举行的一场少儿钢琴大赛上,这种情况却有所改变。指导老师和家长们更多地引导小选手们选择符合自己兴趣、能力、掌握程度的曲目,不再一味追求高难度。
泉州市钢琴学会顾问、厦门大学音乐系副主任陈舒华教授等人认为,钢琴学习热潮已渐渐趋于理性,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提高钢琴水平,比赛是手段而非目的
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不是紧张和焦虑,家长、琴童神情普遍轻松自在,不时看见孩子们三三两两说笑。
泉州市钢琴学会会长叶端芳认为,钢琴大赛、钢琴表演会上演奏曲目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长在对待孩子学习钢琴问题上,趋于理性。随着钢琴学习面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学琴的队伍中,这有利于整个泉州地区钢琴水平的提高,也促使钢琴培训市场正规化。
陈舒华认为,他现在被邀请参加担任评委的钢琴比赛中,小选手们无论从选曲、舞台表现,还是现场倾听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在金葵花全国少儿钢琴大赛中,他就看到了许多表现非常出色的参赛选手,他们不仅在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在台下也很认真倾听其他选手的演奏,取长补短,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这就是一种进步,是让人欣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