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汕头涌现“钢琴热”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286

这些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大多数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学习各种艺术科目,以增强修养、培养良好气质。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学习钢琴不仅可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还有锻炼意志力、注意力和开发智力的好处。近年来,伴随打造文化强市理念的贯彻落实,汕头也渐渐形成了一股钢琴热。记者近日到中和儿童钢琴艺术学校进行采访,了解汕头钢琴文化推广的情况。

 

教师来汕头驻教

基础决定将来,而好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蒙教师的水平。钢琴艺术是西方文化的瑰宝,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故在师资上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有一定差别。幸好,改革开放为汕头中和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一方面,北京中和利用中央音乐学院的力量为汕头中和培养师资;另一方面,在汕头市政府的关心下,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帮助下,汕头中和从国外引进了一批高级教师队伍。2008年更从乌克兰引进了一级钢琴教授威娜、米克莱教授夫妇。中和坚持以人为本和和谐的教学理念,尊重教师,包容不同区域的文化,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再次寻求到归属感。

汕头学子连获殊奖

中和儿童钢琴艺术学校成立近14年来,不断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专业生。2009年,在珠江杯广东赛区的比赛中,陈海威以C组第一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并在全国决赛中取得了第12名的成绩。2010年,余翰东和倪武禧同学在星海杯钢琴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学习钢琴的人都知道,舒曼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著名钢琴大赛之一,是舒曼国际钢琴大赛组委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拔和培养青少年钢琴家、也为全世界各地在钢琴演奏方面具有才华的青少年儿童而举办的国际性钢琴赛事。在刚刚结束的第58届德国戈特里安——史坦威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上,来自汕头的7岁小选手倪恩琳一路过关斩将,以广东赛区第一名的身份晋级到亚太赛区,接着又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到德国参赛,最后更是在德国的全球总决赛上获得A1组的第一名,成为汕头本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选手。得奖后的小恩琳还受到邀请,到德国布伦瑞克市政音乐厅进行表演,在表演结束后获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学校的琴房,记者见到了倪恩琳和她的母亲赵女士。赵女士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现在是一名钢琴教师,一开始赵女士只是想进修自己的专业,在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中和儿童钢琴艺术中心聘请到外籍钢琴教师来教学,于是就前去学习。而自小受到母亲音乐熏陶的小恩琳也跟随母亲到学校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有一次赵女士看到当时只有三岁半的小恩琳在琴房与威娜教授无需语言的沟通,两人用音乐交谈甚欢,便觉得这是一种缘分,赵女士希望威娜教授能够收下小恩琳为徒,教授见到小恩琳这么有天赋就也答应了,从此小恩琳就开始了她的学琴生涯。

谈起小恩琳这次取得的如此优异的成绩,赵女士说一切都归功于有一名好老师。威娜教授对小恩琳的要求很严格,十分重视细节的处理,常常一首曲子要让小恩琳反复弹上两个月,有时候小恩琳到教授家里补课,她不但不收费,还很热情地进行教学,正是威娜教授这种一丝不苟、负责任的精神才让小恩琳有如此扎实的基本功,在国际性赛事上战出令人满意的赛果。

推广钢琴有利于打造文化强市

采访过程中,郑燕群老师反复强调,推广钢琴教育对市民品位修养的提高和文化强市的打造大有裨益。对汕头钢琴文化的发展,郑老师提出几点建议:重视音乐学校的建设,树立教育龙头;以引进的方式建设高水平的音乐艺术学校体系;帮助外来艺术单位实现本土化的要求。

正如郑老师所说,钢琴艺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人们心上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或给人抚慰,或给人力量。它让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旋律和音符中自在交流。郑老师说,因为潮汕方言有八个声调,相较于普通话多了四个声调。潮汕人天生就有一对高度灵敏的耳朵。因此,潮汕人学钢琴的天分会明显优于其它人。若钢琴艺术教育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推广,它一定可以在潮汕大地上开花结果,为汕头打造文化强市锦上添花。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