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常被称作治疗钢琴的“外科医生”,用耳朵检查钢琴“心脏”的杂音。一把像扳手一样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地扳动数百个连接琴弦的弦轴,将声音的振动频率调整到最佳的位置。这是一个渐趋热门的职业——钢琴调律师。
本期今日体验,记者带你走进钢琴调律师王国波的生活,体验如何用耳朵找回“走失”的音符…
名片
王国波:33岁,龙湾人,国家注册高级调律师,入行近10年
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因小时候酷爱弹钢琴,毕业后选择了这份职业
他的工具包里,摆满一把把“手术刀”
10月28日上午,记者跟随调律师王国波来到市区一客户家中,开始钢琴调律体验。
“一台钢琴有8000多个零部件、88个琴键。”调律师王国波先让记者接受“上岗培训”,他拆开钢琴,告诉记者,弹动琴键牵动的200多根琴弦和200多根弦轴则是钢琴的“脉博”,杂音往往就出在这里,所以要用工具进行调试,找回钢琴每个琴键精准的声音。
王国波打开工具包,里面摆满音叉、调音扳手、止音钳、不同大小的螺丝刀等工具,像是一把把“手术刀”。
调音前,王国波先用音叉校对标准音高,然后使用调音扳手对钢琴的弦轴进行扳动,调整琴弦的拉力,从而改变琴键弹奏出来的声音。“这种改变是非常细微的,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听得出来。”王国波说。
只是用耳朵听,就能测算出振动频率
“仔细听,有没有发现这个键弹出的声音有瑕疵?”在王国波的调教下,记者一边敲击着琴键,一边用调音扳手扳动弦轴,耳朵还要留心琴音发生的变化。
“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记者反复听了多次,摇了摇头。
“闭上眼睛,再让琴弦拉紧一点。”王国波说,闭上眼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觉上。普通人听声音,可能只会注意声音的振动是否好听悦耳,而专业人士则会注意音色、音区,测算出振动频率。
整台琴的拉力近20吨,调律是个“体力活”
弦轴关系到一台钢琴发出的声音,这200多个弦轴之间互相关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调错一个弦轴的音,就意味着打破整架钢琴音色的和谐。
一个多小时,不停重复着扳动弦轴的动作,让记者感觉有些腰酸背痛。调律师不仅要靠耳朵,还得靠体力,因为每个琴弦之间有一定的拉力,标准的拉力是90多公斤,整台琴200多根弦轴加起来近20吨。
然而,虽然是“体力活”,但也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拉断琴弦,所以有经验的调律师在扳动调音扳手时会控制好自己的握力。
对话
好耳朵要每天训练
问:调律师的听力是否异于常人?
王国波:其实调律师和普通人都一样,只是他们懂音乐,能运用物理知识,根据声音振动频率对走调的声音进行判断,熟能生巧而已。
问: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调音师?
王国波:调律师每天都要调一架钢琴,如果没有接到工作,就要自己对耳朵进行训练。一旦停下来几天,就会影响调律的感觉,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一定不合格。
问:所以你们很注重“保养”耳朵?
王国波:这个当然。如果耳朵出现病症,就意味着调律师生涯的终结。自从做了这个职业,我平时听音乐都会特别小心,从不戴耳机听音乐。遇到噪音环境,会下意识用手去保护耳朵。朋友总是开玩笑说,让我给耳朵买份保险。
调律师都有强迫症
问:给一台钢琴调律要花多长时间?
王国波:好的调律师都会有强迫症,这是在工作中养成的“毛病”,一般调一次钢琴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曾经有一名客户请我为钢琴调律,却只给了15分钟时间,被我回绝了。因为15分钟对一个挑剔的调律师来说根本完成不了。同理,在这行如果草草了事“糊弄”客户的话,是干不久的。
问:你曾给一台上百万的钢琴做过“手术”?
王国波:那是温州大剧院的一台钢琴,名叫法奇奥里(Fazioli),价值140多万元。当时,客户要求将这台钢琴调443赫兹的标准音,也就是说用耳朵测算的振动频率要精确到毫厘。我花了一个多小时调好音后,许多专业人士对这架钢琴进行检测,他们说,声音效果很好。
年薪虽高同行却少
问:业內人士说,我市专职从事这一职业的不超过百人,持有高级以上证书的钢琴调律师更是屈指可数。为什么吃这碗饭的人这么少?
王国波:调律师的工作收入算可观的。我现在每天至少要为1名客户上门服务,一次收费300元至1000元,视钢琴状况而定,年收入一般超过20万元。不过因为收入不稳定,这个职业并不是人人向往。有些人因为找不到客户,所以放弃了,其实挺可惜的。
问:你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看?
王国波:现在,温州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让孩子接触钢琴,这让我们看到希望。但还是有很多人,对钢琴调律这个概念很陌生,甚至连一些钢琴初学者也不知道。
问:通常一台钢琴要多久调一次?
王国波:钢琴长时间空置,音律会产生误差。一开始,普通人听不出来,但是专业人士听得出来。一般的钢琴一年要调2次左右,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经常练习,一年要调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