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建是星海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亲都在家务农。他的父亲15岁时便自学笛子,能吹出动听的乐曲,并参加民间乐社——丰顺县蓝田丝竹社。在他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带些乐友来他们家演奏潮州音乐。在这浓厚的音乐环境中,耳濡目染,他很快学会了吹竹笛,后来依次学了扬琴、椰胡等民族乐器。
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听同学说懂音乐也可以报考音乐院校。对音乐极感兴趣的他连忙跑去找音乐老师,但令他感到忐忑的是他所接触的音乐不过是最简单的演奏,根本不能报考音乐院校。为了以后能从事音乐行业,在征求音乐老师和家人们的意见之后,他转向钢琴和声乐的学习。当他第一眼看见钢琴的时候,便与钢琴有了感情,他惊叹钢琴是如此的神奇,有着宽阔的音域、洪亮的声音,做工如此地复杂。
后来,他听上一届的师兄说大学还有专业是学习钢琴调律与维修的,当时的他兴奋极了,感觉人生突然有了方向,并且一口咬定,这就是他所想学的专业。除了对专业极大的兴趣,他内敛沉稳的性格似乎也注定了他将走上这条路。在师长们的悉心指导下,他如愿以偿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的钢琴调修专业,开始接受四年的专业指导和教授。毕业之际,他报名参加了2013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竞赛,经过激烈的竞争,荣获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总决赛广东省技术能手、广东省优秀钢琴调律师等荣誉称号,成为了省级技能大赛中的一钢琴匹黑马。
有人说,人生要是从80岁活到1岁,三分之二的人将成为伟人。罗俊建无疑就是这样一个虚心学习,善于计划的人。在入学前我已做好大学四年规划,谈到大学的时候,他感慨地说道,在进入大学之前,我恰巧阅读了一篇毕业生回顾大学生活的文章,文章写道,其一是要先学好本专业知识,其二是多参加活动和社会实践,其三是珍惜短暂的大学时光,珍惜友谊。
来到了星海音乐学院,开学第一天,他便迫不及待地去琴房看即将结识的新朋友——钢琴们。他说:我深深地喜爱这里的一切,最特别的是这里有和蔼可亲、技艺高超的老师和完善的教学设备。
钢琴调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而理论能有效指导实践,只有在不断实践积累下,总结分析之前的工作经验,不断实践、时常总结,技术上才能有质的提升。上大学时他们的专业课程进度是很讲究循环渐进的,在上新课前必须要有稳固的实操能力才能精进。学校的调律专业进度次序是:调同度、调八度、调十二平均律、调全琴、全琴粗调、全琴精调这六大步骤。
在学期间,他每天平均会去琴房呆上2小时,有时甚至是一整天,一方面回顾专业老师上课内容;另一方面带上从图书馆借来的有关钢琴调律的书籍,一边看书,一边实操,知识自然吃得更透,这对于罗俊建来说,真算得上是极大的享受了。更让他感到庆幸的是身边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每当有新发现或是新体验的时候,他们总喜欢在一起讨论,这一过程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罗俊建常常是一个人呆在琴房,旁人觉得这是很乏味的事情,他却平淡地说:狗看门,猫抓鼠,各有各合适并擅长的职业,我也不例外,我想钢琴调律这个职位就是上帝给我最好的恩赐了。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说真的,当一个人能做他有兴趣的事,不仅不无聊,简直是世界上幸福的事了!
在他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2011年下半年,课程安排的原因使他多出许多课余时间,他便想应该到社会去实践一下,看看自己还有哪里是不足的,以便回到学校继续弥补空缺的知识。很快他来到了广州乐人乐器有限公司(主营日本、韩国二手钢琴)当起了学徒。在这里,他什么活都做,包括更换键皮、更换琴弦、搬琴、调律、调整等等,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学到的新知识非常多,我还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是我首次用自己赚的钱买东西,所以这一次社会实践算是满载而归。
到了大四实习的时候,他又到了广州沐峰乐器有限公司(主营日本二手钢琴)进行带薪实习,因为在技术上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很快他在公司成了技术骨干。这里分工明确,他的工作岗位是钢琴整理和调音部分,包括立式琴和三角琴,有时还要外出调售后钢琴。这份工作更是补充了他之前从未接触到的领域,比如有钢琴音质处理(如低音弦的沙音木音)、更换勾绳、弦槌处理液调配等,使他的学识得以不断充实并充分地应用到专业技能实践中去,为其以后的专业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08年接触钢琴调律专业到现在,在专业老师从严教导下,在实习师傅等前辈们悉心指导下,罗俊建的技术一路突飞猛进,到2013年参加了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工种总决赛以总分88.65分居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前八强的时候,他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更是得到了社会同行与专家的高度认可。
除了获得了名次和鼓励,在比赛中,罗俊建更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钢琴技术与国际相比还远远落后,像竞赛颁奖典礼上的一位前辈所说,中国钢琴行业还需要靠他们这些技术人员去改善,考试排名靠前的不能满足于现状,靠后的更要自强奋进,在今后仍需努力学习,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为中国钢琴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