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到12点50分,是环城小学孩子们的午休时间。教学楼大厅里,有架三角钢琴,琴凳上的男孩在忘情地弹奏,下面100多个孩子认真地听着。
根据学校出台的新规,每天中午,这个教学楼大厅的角落,会办迷你独奏会,任何有能力弹奏钢琴的孩子,都可以报名。每天中午,都有不一样的孩子在这儿开演奏会,大场的一人独奏到底,小场的几个孩子轮流完成,招徕的粉丝数量,全看个人手艺。
老师说,这个学期有120个孩子要轮流表演,档期已满。1800人的小学
900人会乐器 其中600人弹钢琴
昨天中午,我去看了一回环城小学的钢琴独奏会,当天有5个学生演奏。
六(五)班的郑书哲演奏了一曲圆舞曲,意犹未尽地走下了台——他是今年暑期上海音乐学院考级学员中唯一获优秀的选手。
他盼这次公开演奏盼了很久,早上7点就跑到学校练习。他妈妈很感慨:以前是我逼他练,现在他主动挤时间练。
俞正强校长说,他在学校做了一个调查。
学生的家长,现在最舍得为孩子投入的,一是学钢琴,二是学英语。
但是学琴很辛苦啊,每天一弹就是两个小时。孩子们没有表现的舞台,没有知音,你让他们怎么坚持下去?
从这个学期开始,学校里多了一个小型演奏场,多了一架7万多元的三角钢琴,琴周围摆满鲜花,边上有一排书架,架子上摆满了琴谱和儿童音乐书籍,哪怕孩子没带琴谱,也可以放心地坐上去来一曲。
俞校长宣布了演奏场的使用规则:
任何认为自己有演奏能力的同学,都可以来报名举办中午的演奏会,可以独奏,也可以组团。
结果,全校1800多个孩子,报名了900多个。音乐老师叶思佳说,这900多个孩子里,钢琴演奏是大头,近600人,其他是小提琴、二胡、古筝等。大概有120个孩子要轮流演出,演出计划已经排到了学期末。
我们这么做,一是为了孩子学琴,不太那么痛苦,让他们有个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去享受音乐;二来也给琴童们一个交流的机会;第三,你看,这样的阳光照在钢琴上,这样美妙的琴声,这样也让孩子的课间,不仅有打闹,更有一种高雅的享受。校长说。
能坚持到最后的孩子是少数
理由大多是缺乏动力、知音难觅
昨天第一场独奏会,6年级女生王奕一是主持人,她自己就迫不及待地坐上琴凳,弹奏了一曲,下台的时候,还给大家一个大大的鞠躬。
在台下,王奕一妈妈田女士当场飙泪,女儿已经有一年半都拒绝摸钢琴了。
说起女儿学琴,她说,一言难尽:女儿6岁,我就试着让她接触乐器。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这些,当时家里条件不太好,没有能力让我学,所以更想尽自己的能力,让女儿多学一些。
当时,家里请了6个家教,分别教小奕一钢琴、古筝、笛子等等,每种上4节课。目的是为了让女儿挑选最喜欢的乐器,最后她选了钢琴。
我给她买了一架两万多块钱的钢琴。刚开始,女儿对钢琴还有兴趣的,老师都夸她悟性高,考级都是跳着考的。
学了一年半,家教老师建议,可以给女儿请更专业的老师了,我通过很多渠道,找了浙师大音乐学院的汪静一老师。
学琴的确辛苦,每天晚上至少要练40分钟到一小时。开始几年女儿还挺自觉,可是上小学之后,渐渐要我催,后来是连哄带骗。
到了三年级,奕一突然对我说:老妈,我不想学钢琴了。
我觉得这样放弃太可惜了,跟她说,等考出十级,就不学了。
三年级暑假,孩子轻松考出了钢琴十级。
可是从四年级开始,她几乎再也没有碰过钢琴。
拿到十级证书之后,孩子似乎已经没有了努力目标,我和我先生商量之后,答应女儿不再练琴。
环城小学音乐组组长赵海燕老师说,虽然每年加入琴童行列的孩子数不胜数,培训班非常火爆,但因为过程艰苦、考级目标性太强、缺少展示交流机会等原因,很多孩子其实学得并不快乐,也坚持不到最后。
钢琴永远不会上锁
就是要给孩子一个找知音、找乐趣的机会
刚开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学校也有过很多顾虑,比如钢琴就这么放着,会不会被孩子们弄坏,比如书架上的书会不会被拿走。
但是现在,钢琴放在这儿半个月了,一直保护得很好,我们的钢琴,永远不会上锁,中午的独奏会也会一直继续下去。
俞校长说,接下去,学校还将在大厅里开设美术角:为有绘画特长的孩子举办个人画展;为摄影爱好者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开设校园演讲台:课间,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走上演讲台即兴发言,犹如美国的街头演讲一般自由、开放。开设若干个校园小小图书吧:只要你爱看书,随手就能从旁边的书架上拿起一本阅读……
我们要走的时候,一位老师和我们说:班里已经有练了1年的小家伙,说是要练好了本事,明年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