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剧院举办了一场《乐器之王――管风琴鉴赏会》,这也是天津大剧院音乐厅的管风琴首次发声亮相。管风琴造型奇特的移动演奏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来自捷克的管风琴演奏家托马斯?基拉比克在演奏曼妙乐曲的同时,也展现了管风琴手脚并用、不同寻常的演奏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奏管风琴 手脚都忙活
演出前,一架长相奇特的演奏台摆在了舞台中间,其构造十分复杂,由3个手键盘和1个脚踏键盘组成,在手键盘的左右两侧还安有65个酷似把手的黑色音栓,整个演奏台俨然是一架精密仪器。首次见到这般古怪的乐器,现场观众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演奏家托马斯?基拉比克一登场,也让大家吃了一惊,眼前的金发少年一脸萌相,殊不知,这位年仅20岁的演奏家6岁开始学钢琴,10岁就投入管风琴的学习中,算起来接触管风琴已有10年时间,如今他不仅能演奏管风琴、原创作曲,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基拉比克为观众奉上了《向巴赫致敬》《你在我身旁》《第五号管风琴交响曲托卡塔》等十余首乐曲,其中还有他自己作曲的《圣安妮主题序曲》《即兴曲》等作品,充分展现了管风琴的宽广音域,丰富的和声丝毫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
演出中,基拉比克堪称手脚并用,双手不仅要演奏手键盘,还要控制音栓和各种功能按键,双脚还要弹奏脚踏键盘。下半场的乐曲对脚踏键盘的使用较多,基拉比克为了保证演奏质量,竟然脱掉了鞋子。演出结束后,基拉比克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手捧鲜花,拎着皮鞋走下了台,缔造了普通音乐会里难得一见的谢幕场景。
未来可与管风琴对话
当晚的演出让很多观众对管风琴这一世界上最古老、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之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管风琴与其他乐器不同,一般都作为教堂、音乐厅建筑的一部分,直接依附在墙壁上,大剧院的管风琴始建于去年3月,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是一座标准的65音栓管风琴,由4714根音管组成,其中最长的高达6米,重150公斤,最小的仅长7毫米。大家在音乐厅里能够看见的呈波浪形排列的音管仅有139根,其余的音管全在后面的琴房里,琴房高达数十米,内部分三层,第一层为风箱、木质音管以及控制电脑,第二三层为音管。管风琴有两个演奏台,除了舞台上的移动演奏台,在音管下方还有一个固定演奏台。基拉比克告诉记者:天津大剧院的管风琴虽然是新建的,但是声音效果非常好,与整个音乐厅的大小也相适应。如果多加使用,未来的演出效果会更棒,不用太长时间,3个月后大家就能感受与管风琴‘对话’的美妙了。
第一次来中国的基拉比克介绍称:欧洲学习管风琴的人非常多,不过真正能成为演奏家的却是少数。我是因为母亲在管风琴学校教唱歌,而迷上这件‘乐器之王’的。每次演奏管风琴感觉都不一样,它可以展现各种各样乐器的音色,就好像我一个人可以同时驾驭各种不同的乐器,那种演奏的乐趣和满足感是其他乐器所不能比拟的。
最后,基拉比克还推荐了自己的朋友――同样来自捷克的管风琴名家德拉霍斯拉夫?格里克将于12月26日在天津大剧院上演的《世界经典管风琴作品音乐会》。12月27日至30日,格里克还将举办为期四天的大师课。届时,这位被著名的布拉格教堂确认为礼仪演奏的管风琴家,将从构造、特色、演奏方法等方面系统地给大家介绍管风琴这一集美妙、霸气于一身的乐器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