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处相对偏僻、经济滞后的乡村,在缺乏资金、缺乏资源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如何尽快探寻、走出一条让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新和县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初步见成效,让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了改变贫困村经济的引擎。
新和县加依村有着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称,是新疆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制作地之一。维吾尔族民族乐器的制作是这个村近50%的村民的所长。该村民族乐器制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人非常有名,其手工制作的都它尔、弹拨尔最为有名。但这个村也是一个自治区的贫困村。
那么怎么样让这个贫困村摆脱人多地少、发挥其优势所长,形成特色产业,让村民们脱贫致富呢?
今年年初,县委书记马国强来到了这个村,走家入户,细致调研,与几个传承人和制作乐器的大户座谈,形成了一条思路,即以民族乐器制作来发展地方民族特色旅游产业,聚八方之力将加依村建成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第一村。使之成为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龟兹历史文化与歌舞乐艺术展示、休闲度假、田园风光、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新农村及特色民俗旅游区。
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思路形成了,资金从哪来?如何规划等一系列的问题难题摆在面前。马国强亲自带头,和县上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一起跑项目,多次邀请专家商讨规划,并与援建该县的浙江省丽水市援疆领导一起沟通,帮助他们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县很快出台了加依村特色民俗旅游区详细规划,并通过项目等渠道筹措了资金1035万元,其中援疆资金500万,地方自筹535万。在推进安居富民建设的同时,基本还原古龟兹村庄风貌,实施民俗文化、民族歌舞乐文化艺术传承、节庆文化、民族特色饮食文化等项目,并突出民间手工乐器制作、民族文化艺术展示、特色民族商品与餐饮三大主题,打造成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的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
今年,这个村已有100多个村民院落建起了装饰墙和安居富民房,此外村里的龟兹歌舞文化艺术展示中心主体建设也初步完成,并选送了村里几名热爱乐器制作、演奏的年轻人到新疆艺术学院学习。如今,村里的几家贫困户都住上了新房子。身有残疾的贫困户卡德尔•卡热,孩子还小,过去只靠着几亩地生活,现在,养鸡已经成为了他致富的法宝,虽然他不会制作乐器的手艺,但随着明年村里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也在计划与别人合作办起一个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