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内3000多人走进钢琴考级考场。昨日下午,在宏泰艺术培训中心举行的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考级结束。虽然今年考级人数又创新高,但多数考官感慨:听了两天,一个优秀都打不出来,打不及格的却至少有1/6-1/5。
考级若通过,成绩分为‘及格’、‘良好’、‘优秀’,要让家长知道,能得‘良好’很了不起了。音之跃钢琴艺术工作室的叶老师已经连续5年担任考官,她说自己不完全统计过,两天中,每天每个考场的优秀顶多一两名,平均起来,连每天的良好都比很多人想象的少——每个考场两三名。叶老师表示,不是考官们太严格,而是多数考生的确弹的就是及格的水平。记者了解到的4间考场,昨天每间考生30余人,通不过的各有5至7人。
弹成什么样会通不过?考官说,有人基本功不扎实,完整度差,比如弹得不连贯,不流畅,甚至背不出来。有人节奏感不行,又或者积累很多错音、错误节奏没有修正。有的考生从头到尾弹下来,不知道在表现什么,完全就是机械化完成,丧失了音乐所具有的丰富多彩。有人不看考级要求,要求考核的4项,只准备了一项就来考。还有的考生很紧张,弹一会儿就发抖了,谱子背不下去。如果紧张过度,也会让所弹曲子变得七零八碎,错音连篇,节奏很乱。
考官宋老师发现,厦门学琴的人数只增不减,导致师资的队伍扩大,不少水平差的老师鱼目混珠。这一点,从考生自己茫然不知的一些初级错误就可以发现。
叶老师说,上海音乐学院考级一直比较权威,考官由来自上海、福州、厦门三方的老师组成,持证上岗。他们发现,级别低时,通过率还高一些,而在七、八级,很多人过不了。上海考官葛灏发现的厦门现象是:6-8级,考生整体水平比较低。她分析说,以多数厦门琴童正常的学习进度,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时,很多就正好考到7-10级。如果已经顺利通过七八级而来考十级的考生,几乎都是可以坚持学下来的琴童。而那些在学琴路上磕磕碰碰、勉强坚持来考的,就常冲击6-8级。
考官彭老师说,2010年暑假钢琴考级时,人数也就1500多人,今年却突破了3000人。但心痛的是,不少孩子走了弯路,遇到水平欠佳的教学者,不仅享受不到音乐的美好,还连准确完成乐谱都没有做到。
【新现象】
外籍考生增加了
大人考生也不少
今年考场上出现的外国考生不少。一名高鼻深目的20来岁考生进入考场后,还不忘对考官一笑,用普通话说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太好,见谅,才开始演奏。有考官说,仅昨天一天,自己所在考室就来了六七名国外考生,国籍包括日本、美国等。
今年台湾、香港的考生也不少,多是琴童,随家长在厦门生活。相比之下,这些考生的心理素质更好,更放松,会和考官相视一笑,打个招呼。
考级书里的乐曲,一样有我在美国学习的车尔尼、莫扎特,所以没什么阻碍。考生汉娜说,自己第一次参加中国钢琴考级,但曲目风格并不陌生。
另外,成年人参加考级的数量也明显上升。考官彭老师、宋老师与叶老师都发现,进入考场的大人不仅多,而且多不是从事音乐专业的,只是因为喜欢而坚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