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就不能不提到我市引进的重点企业——柏斯音乐集团。这家以在宜昌建设中国最大的钢琴生产基地为目标的企业,正是从一年一度的钢琴音乐节中,抢抓机遇求发展,不断优化制造工艺,推广钢琴艺术,为宜昌打造钢琴之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1年金秋,由柏斯音乐集团承办的首届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至今仍被不少宜昌市民津津乐道。从那一年起,徐沛东、但昭义、石叔诚、洪昶等钢琴名家频频来宜演出。他们的到来,让宜昌钢琴真正开始与国际接轨,也带来了对钢琴品质的更高要求。三年来,通过办节,该公司把德国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引进企业,产品被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我要上春晚》等栏目列为指定用琴。‘长江’钢琴的品质堪称世界一流,其工艺技术完全可以媲美美国、德国的钢琴制造技术。音乐节期间,长江钢琴的声音和手感,获得多名世界一流钢琴演奏家的一致赞誉。
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近几年,柏斯音乐集团旗下的钢琴厂里,从设备到技术,都发生着根本的转变。在位于宜昌高新区的长江钢琴立式钢琴生产基地,笔者看到,公司运用进口的五轴联动数控加工设备精确加工琴框的弯背弧度,它的加工精度达到了0.1毫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正是有了这样的加工精度,才能够让钢琴的音质更加优美。柏斯音乐集团金宝乐器厂生产部副经理余桂权向笔者介绍,如果没有这台机器,纯手工是永远无法达到那种标准的。目前公司生产的钢琴几乎是全数控化的,每一台同型号的钢琴,尺寸、音色是一致的,能最大限度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和理念。除了用高自动化的数控设备取代全手工生产,宽敞明亮的钢琴厂房里还增设了温控系统,对整个生产工艺进行全程管控,提高生产精度。为了确保钢琴的质量,集团还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高薪聘来钢琴生产专家,常年坐镇指导钢琴生产的细节,不断研发钢琴自动演奏系统等,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据了解,从柏斯音乐集团落户宜昌的2001年开始,短短十多年时间,基地的钢琴年产量已达到5万台,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三。到十二五期末,基地产能可达8万台钢琴、20万把吉他、20万把小提琴。
钢琴音乐节的举办不仅推动着柏斯音乐集团钢琴生产技术不断提档升级,在音乐推广上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2011年第一届钢琴音乐节举办起,我市就同步启动了钢琴进社区、进校园的活动,柏斯音乐集团向宜昌各社区赠送200台钢琴,通过在社区、家庭、学校普及钢琴,为宜昌悠久的城市文化增添更多的内涵。一位学生家长说,宜昌连续举办了三届钢琴音乐节,使孩子有机会接触这么多音乐大师,她现在越来越喜欢学钢琴了。孩子班上有三分之一强的学生在学钢琴。
不仅仅是孩子,在宜昌,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甚至是离退休的老人,也愿意用学琴这种方式来充实自己。据了解,目前仅我市城区的钢琴学员就达到近万人。以节庆带动企业发展,助推钢琴文化在整座城市不断升温,钢琴文化节的效应立竿见影。我们正在筹建一个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是集历史博览、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钢琴博物馆和科技馆。届时,宜昌也将成为国内瞩目的钢琴博物馆所在地。谈及钢琴产业在宜昌的发展,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天延信心满怀。随着钢琴音乐节的系列化、规模化、品牌化,宜昌,向着世界级钢琴之城的梦想,正在一步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