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晚,一台美声唱法音乐会在爱乐钢琴大厦举行;无独有偶,5月31日晚,这里也举行了一场民族唱法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都是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和爱乐钢琴大厦联合举办的,演唱者都是临近毕业的音乐学子,这两场音乐会是他们毕业作业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讲,既是作为学子的最后一场演出,也是踏上社会的第一场演出。因为音乐专业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让普通观众认可,这两场音乐会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平台。
对于爱乐钢琴大厦总经理席文太来说,和高校联手举办类似的活动,既能为这些学子提供一个施展音乐才能的平台,也是他精心打造的爱乐之声音乐沙龙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严肃、高雅的音乐来捍卫艺术,同时改变郑州这座城市的艺术品位。
用钢琴文化为学子搭建平台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班一是这次合作的校方负责人,他对这次活动的评价是:以钢琴为文化,搭建一个合作平台,既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也让高校学生有施展之地,这种思路超越了一般的钢琴企业。
对于艺术硕士的毕业判定,班一介绍,艺术硕士培养的是能够站在舞台上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他们的毕业要求是以音乐会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要求他们开两场音乐会,一场在学校开,另外一场提倡推向社会,看看学校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如何。班一介绍,河南大学和爱乐钢琴大厦的合作是从2013年开始动议的,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今年我们签约了10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演出没有任何的功利性,爱乐钢琴大厦给前来演出的学生有一定的补贴,也不卖票,就是想给学生一个最基本的平台。再加上校方也有这个需求,因为我们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至于这两场音乐会的社会意义,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分院副院长黄慧慧说: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让观众认可,眼下他们即将学有所成,那么观众对他们的演出反应如何?他们的演唱还存在怎样的问题?音乐会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平台。他们在大学期间都获得了很多奖项,这种类型的音乐会是社会对他们的另一个认可。
那么音乐会的观众都是来自哪里?班一说:评委是社会上具有专业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余的大都是普通百姓,其中带着孩子来接受艺术熏陶的居多。可别小看普通观众,台上要是有哪儿唱得不对,他们都能马上听出来。
让观众听到真正的音乐
在演出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演唱者都不用话筒,只靠纯嗓音演唱。席文太介绍:人体也是一个共鸣器,自身发音的穿透力很强,如果用麦克风声音就会衰减,变味儿,不用麦克风就能检验出一位演唱者的功底和真正音色。
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席文太直言不讳地说:艺术硕士在音乐学院里开演唱会的效果不大,我希望老百姓可以欣赏到他们的艺术成果,让他们走进社会去演唱。但让他们去哪儿唱呢?总不能去饭店、KTV吧?我就让他们来这儿唱,一方面给他们施展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让真正喜爱音乐的群众听正统音乐。在经营过程中,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买钢琴,但若是天天跟他们谈古典,无论孩子还是家长,多数是欣赏不了的。我就用钢琴来为民族音乐伴奏,让观众感知,用西洋乐器为中国民族音乐伴奏是非常美的,让老百姓在通俗易懂中了解到什么是美的音乐。
谈到美的音乐,席文太拿近来流行的神曲举例,这些所谓的流行歌曲只能风靡一时,不是真正的音乐,这固然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不能批评他们,但真正的音乐是什么?我希望观众能从爱乐钢琴大厦的音乐沙龙中领略到。
改变一个城市的艺术品位
2005年,席文太斥资数百万元建成了郑州首家民办的爱乐音乐厅,总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拥有大型舞台演奏钢琴两架、标准座位200个。先进的电子音响设备,严格专业的管理服务,为音乐人士和孩子们展示才华提供了理想的舞台。这里经常有音乐大师前来交流、献艺,省音协和各大艺术院校也喜欢来此举行演出活动,每年演出近百场次,目前所有演出对爱乐钢琴大厦的客户免费开放。
席文太说,爱乐客户和学员均可免费分享这里所有的活动,可以聆听名家钢琴音乐会,也可以开办家庭音乐会。40多万元一台的钢琴既是名家展示风采的舞台,也可供学员们操练琴技。有序开放音乐厅,为热爱音乐的人和学生提供高雅艺术,目的就是为了搭建一个钢琴艺术的交流平台。而这个平台,有望推进河南钢琴艺术的进步。当然,席文太也有自己的商业头脑,他希望借此拴住更多的忠诚客户,从而打造自己的钢琴产业链,席文太说:音乐沙龙从去年10月份开始正式举行,固定为每周一期。暂时不对外卖票,都是为了答谢客户,2015年会尝试卖票,不过票价也不会很高,50元左右。卖票毕竟是对演出者的尊重。
另外,席文太还有一个野心,那就是一个演艺品牌改变一个城市的消费习惯和艺术品位,我要把乐器娱乐化,让音乐成为这个城市居民最普通的消费习惯。我不敢说爱乐钢琴大厦提升了一座城市的艺术品位,但是由于音乐沙龙的存在,让郑州的老百姓对音乐触手可及,有了这样一座钢琴大厦,会让普通人的音乐梦想更加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