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文艺杂谈:名琴的魅力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64

上周周末,在容县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提琴开音音乐会。由新加坡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金力奏响的那把小提琴的来历,让笔者颇感兴趣——

两年前,广西音乐制作人李汉金托人从德国淘回一架古钢琴琴壳,打算叫木工改装成艺术书架。录音师杨四平见到这架琴壳时,发觉音板木材纹理细致均匀,与冰河时期生长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云杉极为相似。广东著名小提琴制作师李雄最终确认了杨四平的判断,称这架琴壳的音板是制作提琴面板的最佳材料。于是,古钢琴琴壳音板最终被改制为小提琴。

钢琴虽已解体,美妙的音乐却又由小提琴重新奏响!

音乐会结束时,演奏家金力由衷赞叹:这把小提琴音色清澈优美,音频幅度大,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很期待用这把小提琴与广西音乐人合作录制唱片。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时光中奏响,随时光的流动转瞬即逝,必须通过录音保存下来,才能流传于世。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由于录音技术发展滞后,大量优秀音乐作品没能流传下来。音乐研究专家为此感叹: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历史!因此,在抢救老艺术家音乐作品和正在逐渐消亡的地方民族音乐方面,音乐制作人更感觉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谈起音乐制作和欣赏的名琴魅力,杨四平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他认为,音乐是由音与乐组成的,先有音,后有乐。只有完美、和谐的音色,才可能打动听众,让人陶醉其中,产生愉悦的感觉。为此,一流的演奏艺术家,无一例外都会对音色绝美的名琴情有独钟。

其实,容县音乐制作人近年收集的斯坦威、贝希斯坦、博兰斯勒等著名钢琴对著名演奏家、艺术家所产生的吸引效应,已经初见成效。

2013年,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年过八旬的巫漪丽在容县与李汉金、杨四平合作录制钢琴演奏专辑《一代大师·巫漪丽》。其中,《一代大师·巫漪丽2》荣登当年十大发烧唱片榜,标志着广西唱片音乐制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容县真武阁为当地民众演奏时,巫漪丽曾如此评价身旁那架来自德国的古钢琴:它拥有生命力和感悟力,能把我融入音乐的每一份细微感情都准确表达到位!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朱林蕾于2013年6月慕名而来,用斯坦威钢琴奏响汲取容县民族音乐精华创作的《容州音画》。容县人惊喜地发现:容州都峤山的壮美、古阁台的雄奇、绣江两岸人民生活的欢愉,在钢琴语言的描述下竟是如此美妙动人。

谈起最初收集世界名琴的动机,李汉金有一段难忘的记忆:2002年,一场中美钢琴文化交流音乐会预定在南宁举行。当时,音乐会组织者邀请了多位世界一流钢琴家。但这场音乐会却因为找不到适合的上档次的钢琴最终不得不临时改选曲目,让组织者十分尴尬、遗憾。此后,广西没有适合大师演奏的钢琴这一状况一直困扰着李汉金,他开始留心收集名琴。

在小提琴开音音乐会上,谈起名琴与音乐的关系,李汉金对笔者坦言:我不是收藏家,而是音乐制作人。收集名琴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值获利,而是为了将它提供给国内外一流的演奏家、艺术家,通过名琴美妙的音色,将我们民族最美妙的声音传递给大众。

这,正是名琴最大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