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内,身着华丽礼服的青年歌手在钢琴伴奏下,声情并茂地进行无话筒演唱,现场感觉像一场音乐沙龙。原来,这里正举行我市首届青年歌唱家大赛民族组初赛。62位80后、90后本土选手纷纷登台一展歌喉,没有经过音效渲染的声音回旋在音乐厅内,感染了在场的观众。
与温州以往举行的歌唱比赛不同,此次大赛是为浙江省青年歌唱家大赛暨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而设立,赛制与“金钟奖”接轨,比赛现场只用钢琴伴奏,不使用话筒和音响。此外,在参赛曲目上也采用了“金钟奖”的标准,选手只能在《长相知》、《满江红》、《阳光三叠》、《岁月悠悠》等几十首规定曲目中选择一首演唱。这也是温州第一次采用国家级声乐比赛标准。
由于此次比赛的专业性很高,十分考验选手驾驭歌曲的能力。比赛现场,有不少选手显得很紧张,唱完后不禁摇头表现出不自信。但更多的选手则发挥出了自己最佳的水平。一身“女神”装扮的选手朱际嫒一亮嗓便惊艳全场,最后获得评委高分。朱际嫒目前是中国音乐学院大四学生,师从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她曾多次参加国内声乐比赛并获得佳绩,去年夺得了温州声
乐大赛金奖。“虽然我从初中开始就离开家乡在外地学习音乐,但温州的比赛我都很积极参加,算是对自己和对家乡的回报。”朱际嫒说,这次比赛的规格比以往要高,选手实力都很强,让她感到不小的压力。
曾在去年获得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浙江赛区民族唱法第二名,并进入全国青歌赛复赛的温州歌手刘婕也参加了昨天的初赛。但因为9月5日她要代表温州去杭州参加浙江省音舞节民族唱法决赛,不能确定是否能赶回来参加9月6日举行的民族组决赛。刘婕说,此次大赛很考验选手的专业性,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她会尽可能赶回来参赛,通过这次比赛走近“金钟奖”。
在初赛中担任评委的洞头县文化馆馆长张海军表示,这次比赛的赛制都是按照国家级来规定的,对评委来说评判的标准比以往也更加严格。通过这样专业性、高规格的歌唱比赛,力图打造温州歌唱赛事品牌,为声乐爱好者搭建平台,让更多的温州声乐人才走向全国,从而推动温州歌唱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今天下午和晚上,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将上演美声组初赛,并于9月7日举行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