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曾获得第53届格莱美当代最佳爵士乐专辑奖的钢琴家上原广美在朝阳区壹空间进行了2012年全球巡演北京站的演出。虽然现场只能容纳几百位观众,但如果按演出质量,特别是艺术冲击力排名,当晚演出应该可以进入年度北京十大。更重要的是,她为按照正统理念学习钢琴的众多琴童提供了充满创意且更有意义的借鉴榜样。
随意甚至有些邋遢的装扮、充满激情甚至有些疯疯癫癫、张牙舞爪的身体动作和表情,这几乎成为上原广美的招牌。用这些来搭配乐器之王钢琴,也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哗众取宠。但只要真正听到上原广美的演奏,就会发现在她高超的琴技和充满画面感的音乐中,观众会认为以上这些毫无违和感(从日语衍生成的网络词汇,意指不协调、不和谐)。
昨晚的演出吸引了很多音乐院校的学生和业内人士。她弹得太好了,我全部注意力都投在她身上,都来不及自惭形秽了。之前也看过不少优秀钢琴家的演出,那种感觉是你在台下仰望他、敬佩他,你和大师之间是有距离的。看上原广美时却希望自己能马上变成她,因为她演出了你心里真正的自己。黑人爵士钢琴大师艾哈迈德·贾马尔之前曾评价过上原广美她非常令人惊讶,她的音乐,加上她那令人无法抵挡的魅力与热情,会把观众带到不可思议的音乐高度。格莱美奖杯的颁发则代表了业界对上原广美创新的肯定。
在演出前的采访中,上原广美表示这种颇受关注的、疯姑娘似的演出方式并不是自己有意设计的。我应该感谢我的钢琴启蒙老师。在我6岁开始学钢琴时,她就告诉我内心的感情比技巧更重要,演奏时需要用自己的"能量"而不是力气。比如一个小节要弹得有激情,她会说"弹红色";一个小节需要轻柔,她就说"弹蓝色"。所以我所弹奏的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有我个子太矮了,手指和胳膊也都不长,所以当我需要一个大声音的时候,我就得用我全副身体来弹奏。我从来不在乎别人说我的动作或表情有多难看,重要的是那就是我当时要表达的想法。忠于内心,实际上这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钢琴对于当前很多中国孩子来说,都是家长给定下的必修课。对于这些不乏苦练但快乐弹琴成疑的琴童,上原广美所提供的借鉴是:我也被老师要求弹奏各种经典大师曲目,但我从他们身上悟到更多的是,他们都是因为有独创性和自己强大的声音才获得的成功。音乐家和"伟大音乐家"的区别就是"个性"。而个性就是你内心真实的感情。如果你不能发自肺腑地弹奏,你的音乐就只能停留在被人看见、被人听见的地步,不会进入别人的灵魂。因此我不想变成任何人的复印机。尊重我所爱的这些音乐家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他们的音乐吃下去,让它融入到我的血液和骨骼里,尽可能创造我自己的音乐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