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2日)下午,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钢琴演奏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回响,为人们在炎炎酷暑送来了一丝清凉。经一周前初赛选拔,10名幼儿组、14名小学A组、22名小学B组小选手,在全市各区县推荐的260名琴童中脱颖而出参加2012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钢琴决赛角逐。小选手和家长们,还有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及各区县中心教研组的钢琴专业教师,共同观摩了这一公益性、高规格比赛的盛况。
在小学组比赛现场,一对在上海日本人学校就读的日籍小兄弟特别惹人注目,哥哥山根尚泰山和弟弟根尚浩携手闯入决赛。原来,兄弟俩一直生活在上海,师从中国老师学琴。哥哥已经是第二年来参赛了,他们表示:非常高兴来这里与中国小朋友切磋琴艺。
候场区,有老师一眼认出了参与这项比赛的老面孔,来自上海市一师附小五年级(4)班的朱璟廷同学。作为一名多次荣获国内外钢琴赛大奖的静安小选手,他已经是连续三年参加这一赛事,并且在第一年就取得了问鼎金奖的好成绩。和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抱着超越自我目标的小选手不同,问他为什么还如此执著参赛?朱璟廷的回答让记者大跌眼镜——两个字好玩。
朱璟廷四岁开始学琴,没想到,一学就不可收拾,坚持到了现在。他属于竞赛型选手,上台就兴奋。小小年纪他还在潜心创作,自弹自唱是他拿手好戏。朱璟廷的妈妈告诉记者,当初家里根本就没人想过要把儿子培养成钢琴神童,学琴的初衷只因当儿科医生的外婆的一句话:学琴有益于开发左右脑。在朱妈妈看来,儿子学琴得到全家支持的关键一点就是他乐在其中。他不像有些孩子是被父母逼着学,自己弹琴弹得很开心,这让我们做家长的很欣慰。
来自上海市天山二小的陈正桐同学,马上要升三年级了。这次他为大家带来了舒伯特的《即兴曲》。一气呵成的演奏,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也让评委刮目相看,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谢谢大家!演奏完毕,他彬彬有礼地鞠躬谢幕。你真棒!陈正桐刚下台,就有老师上前怜爱地摸着他的小脑袋鼓励他,为他加油打气。又有谁会想到,这位年仅9岁的帅气男孩,竟是一位自闭症患者。
问起儿子何时开始学琴,陈妈妈竟然脱口而出精确到月份的时间:5岁零3个月。是的,正因为刻骨铭心所以记忆深刻。对于当年老师建议孩子学钢琴,陈妈妈内心充满了感激:钢琴叩响了桐桐的的心门,正是钢琴改变了他的人生,学钢琴让孩子变得愿意和外界交流了。
初赛时,陈正桐一度因为身体不适,中途终止了演奏,是评委善意地给予了他第二次弹奏的机会。他不负众望,在初赛以小组第6名的好成绩顺利杀入了决赛。与普通孩子学琴相比,患自闭症孩子学琴是难上加难,老师和家长付出的心血则更多。每堂钢琴课陈妈妈都在一旁认真陪读,而且课后还把老师教的内容整理成儿子能够理解的笔记。她笑称:一路跟桐桐学琴下来,我也变成了‘钢琴通’,除了不会弹,其他五线谱什么的都烂熟于心了。
数年来,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小张一直坚持着手把手教陈正桐弹钢琴,没有丝毫怨言。小张很耐心,也很照顾桐桐,所以桐桐和小张的关系特别好,一直叫他哥哥呢!说着,陈妈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心里明白:正是因为社会各界的关爱和鼓励,让孩子登上了静安这个充满温馨和爱意的决赛舞台,不但与老师、同学交上了朋友,还自信地奏响了不同凡响的生命乐章。
据了解,多年来,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钢琴享誉沪上,为青少年营造了高雅的艺术氛围,带来了非凡的成长体验。问鼎这一市级钢琴赛事的最高荣誉,成为了广大琴童心中梦寐以求的愿望……家长纷纷表示这是不可多得的正规比赛,小选手们的水准都很高,可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
决赛中,46名小选手自选曲目或独奏或四手联弹,演绎了《百鸟朝凤》、《谷粒飞舞》、《小松树》、《向阳花》、《土耳其进行曲》、《匈牙利狂想曲》等中外名曲,争夺本届艺术单项比赛金银铜奖。现场专家评价:小选手们的琴声娴熟流畅,对作品理解度高、表现力强,又不失少儿特有的天真活泼,其中还不乏具有超常禀赋的钢琴少年,赛事组织年年有进步。
据悉,赛后组委会不仅颁发本届艺术单项比赛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证书,还将推荐获奖小选手参加市级以上的重大艺术比赛及重要庆典活动,特别优秀的选手将获推荐参加上海市学生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