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加坡大会堂为本地优秀钢琴演奏家姚晓云举办了一场萧邦作品专场音乐会。这是一场高水准的中西意韵融合的演奏,也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
从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十面埋伏》,到这次新加坡大会堂推出的萧邦作品专场演奏会,姚晓云花了大量精力,对不同时期萧邦的作品进行了探索。她的演奏把萧邦激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那种无奈与寄托、光明与黑暗、沉思忧郁与欢欣鼓舞、悲怆与激情的复杂情绪,犹如一幅幅画卷般展开给听众。整场音乐会展现从青少年时代一直到晚期的萧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深刻地发掘描述钢琴作曲家萧邦对钢琴内部声音的敏感度。
对姚晓云的关注,是在数年前观摩了她的音乐会后开始的。她那富有东方诗情画意的演奏,丰富的音色变化,娴熟的技巧与指尖玄妙的结合,让作为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我,在岛国发现了一块钢琴音乐绿地。
音色千里挑一
姚晓云出生在中国一个艺术之家,父亲以擅长书、画、音乐、易经哲学著称。在家庭熏陶下,姚晓云幼年对中国文化和艺术有强烈的爱好。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韵味意境化境的了解,使她的钢琴演奏,特别是在萧邦作品的表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姚晓云在中国的钢琴老师赵晓生教授称她是一块璞玉。中国著名钢琴家吴乐懿第一次听到晓云的演奏后说:她的音色是千人里挑不出一个的难得人才。赵晓生教授更是说很难再找到晓云这样的学生。
姚晓云接受全额奖学金来到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在郁君贻教授的精雕细琢下,对钢琴艺术的原汁原味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融合给了姚晓云以无限滋养。在新加坡的这些年,姚晓云放弃了去英、美深造的机会,决定走自己独特的钢琴家之路。她认为钢琴演奏运用之妙,存于一心。从中国韵味到各类风格的演奏,她悟到了易经中方圆合规与老庄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文化的交融、意境的再现,从参禅的角度去悟钢琴,其意深远,其妙无穷。
她说钢琴艺术颇接近道,是不可伪装的最坦诚最赤裸地表露人心感受的艺术。尤其是对萧邦作品的演奏,不能单从他的爱国性、英雄性、沙龙性、抒情性上简单阐述。应该深入他作品的每个乐思中去体会,去寻找他的巨大张力。在她的演奏中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全息意境。从指、腕、肘、臂、身到心、意、气、化、神及整个身体与全场的统一性,努力表现作曲家心灵中的意象,捕捉他心中之乐。通过与作者的化境,才是真正走入萧邦作品,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