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天籁之音 孜孜以求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32

和音乐沾点边的人,往往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优雅的气质。而坐在记者面前的宁波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郑翠萍,瘦小的个子,麦色的皮肤,一身绿色工作服,像是刚从车间走出来的女工。

但正是她,牵头研制的三角钢琴永驻维也纳金色大厅,主导修订的钢琴国标指导着行业的生产。

是乐器研制的正规训练给她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还是家乡秀美山水之间的天籁之音给了她独特的禀赋?

她的家乡在河南叶县,境内不仅有仰韶文化的遗址,也有旖旎风光,素有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的美誉。她的家,就在澧水上游甘江河畔、燕山水库脚下。我躺在床上,也能听到流水美妙的声音。郑翠萍说。

凭书面知识进行模具设计,初战告败,走进车间艰苦探索终告成功

2000年7月,郑翠萍从洛阳工学院毕业,满怀憧憬,来到了北仑。2001年,郑翠萍进入北仑装璜五金厂(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当技术员。当时公司主要是做钢琴五金配件,需要设计冲压模做冲压产品。而她学的是铸造专业,为了能尽快适应工作,她恶补了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三个月后,她觉得自己掌握模具设计技术。

一次,日本一家钢琴公司要求生产一个转角弯零件。郑翠萍就按照书上的理论进行模具设计,但是根据她设计的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比日本公司要求的大0.15毫米,毛刺也很多,模具只能报废。初次上阵就失败了,挺不好意思的。常务副总金总摸摸我的头说‘小郑,没事!重新再来。郑翠萍现在说起来还有些腼腆。

从理论到实践总是有距离的。于是,郑翠萍走进车间,把工厂以前做过的模具产品一一找出来,测量每个产品与理论计算的尺寸差距,寻找其中的规律。在这一个星期里,她不分昼夜,测量了300多个模具产品,记录了几千个数据。从那时起,郑翠萍就养成随身携带记事本、随时记录的习惯。记者偶然看到她的记事本,只有扑克牌大小,封面磨损,纸张边缘起毛,微微泛黑,里边记录着郑翠萍工作中的相关数据、碰到的难题、突发的想法等内容。那时,她还向老师傅请教实际操作中材料延展率、凹凸模匹配、冲床吨位选择等技术问题。郑翠萍终于摸到了模具设计的门道,重新设计出来的模具,一次性通过,生产的产品漂洋过海,安装在日本kawai钢琴上。

牵头研制的海伦钢琴,永驻维也纳金色大厅

2004年4月,郑翠萍调到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总公司,5月份被任命为技术部经理。当月,奥地利百年钢琴品牌文德隆要求海伦生产M110码克。但文德隆并没有提供该型号支音板肋木弧度的相关数据,而公司原先的对接技术员也离职了。

郑翠萍背水一战,她找出公司原先生产的K121、K125两个型号的码克,就支音板肋木弧度的实际数据和工装弧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反复考虑木材反弹量等因素,寻求其中的规律。前后历经了三个月时间,终于生产出支音板肋木,组装成码克。结果是否符合外商的要求呢?文德隆技术人员检验产品时,用食指沿着支音板肋木轻轻一抹,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随即竖起大拇指,OK!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量的数据积累和规律摸索,使郑翠萍有了自己的感性经验和理论支撑。不久,郑翠萍迎来了HG178型号三角琴的研制。她负责该琴设计的协调管理工作,牵头技术部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材质测试,并根据外国专家的意见进行改进。就像昙花的默默等待,是为了灿烂的时刻。HG178型号三角琴的研制比想象的还要顺利,历时7个月时间,新产品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问世了。2005年8月,HG178型号钢琴作为第一架亚洲钢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亮相,并一炮打响;2006年1月,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金色大厅永久驻留权的钢琴品牌。

对北仑对公司,我怀有感恩的心

北仑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滨海新城,海伦公司有一个宽和融洽的环境,为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我们技术部也是个和谐的团队,每个人做事不推脱,责任敢担当。2006年底,技术部分工协作,历时7个月,收集了1万多条数据,制定了钢琴国家标准(GB/T10159-2002)中的部分内容。

在这样努力做事的环境里,郑翠萍干劲大、成绩多。2004年至今,她牵头成功开发出了48款立式钢琴、32款三角钢琴,这些钢琴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青睐。由她主导开发的HL121型钢琴码克获得2006年度北仑区科技进步奖。

对北仑、对公司,我怀有感恩的心。如今,郑翠萍已在北仑安家落户,儿子也已四岁了。在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上,郑翠萍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也寄予了新的希望。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咨询热线
4000-444-004
微信调律咨询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