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钢琴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老上海的琴行

  来源:律动钢琴网  浏览次数:164

  琴行是老上海繁华街市的一道独特景观。探究它的发展轨迹,对于从一个侧面了解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的形成不无帮助。

  1843年上海开埠,带来了许多中国之前从未出现过的经济和文化现象,琴行便是其中之一。就在上海开埠的那一年,由英国商人投资经营西乐的谋得利琴行在南京路正式开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经营西乐的琴行,专营英国生产的钢琴、风琴和供教堂用的管风琴。新式八音琴,本行新到大小八音琴,内敲钟鼓,其音甚妙,以及号筒、战鼓、洋笛、洋箫等各色乐器俱全……请至英大马路3号便是。谋得利琴行启。从这条刊登在1894年《申报》上的广告可以看出谋得利琴行经营的乐器品种之丰富。1875年,在清朝官吏周孝堂的资助下,英国商人又在南京路开办了罗办臣琴行。此后,葡萄牙籍的印度商人又在南京路开设了来瑞罗琴行。这个琴行不仅经营各种西洋乐器,还经营乐谱。当时全国各地音乐团体、音乐院校都向它采购,可谓是中国第一家西洋乐器和乐谱的专业商行。

  19世纪末,除了几家西洋琴行外,上海出现了一批国人自己开设的琴行。这些华人琴行的创始人大都是原谋得利琴行的技工,用在谋得利学得的技术和经营之道开办自己的琴行。原谋得利工人黄祥兴等人于1890年在现汉口路福建中路开办的祥兴琴行是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西乐琴行。此后,原祥兴琴行工人程定国在四川北路开办了永兴琴行,原谋得利工人顾之荣等人在闸北开办了精艺琴行,贺春生等人开办了上海琴行。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上海经销西洋乐器的琴行达数十家。

  琴行催生了上海近代乐器制造业。谋得利琴行因华工劳动力廉价和华界地价便宜,于1870年在闸北太阳庙路宝山路兴建了谋得利钢琴厂,这是中国第一家钢琴厂。上世纪30年代前后,谋得利钢琴厂生意兴隆,全厂有200余工人,月产钢琴超过100架,占上海钢琴市场总量的50%。接着,罗办臣、永兴、精艺等琴行也都纷纷开设钢琴厂,并拥有了自己生产的品牌钢琴。永兴琴行的施特劳斯牌钢琴、精艺琴行的精艺牌钢琴、上海琴行的莫扎特牌钢琴、鸣凤琴行的华格纳牌钢琴、美惠琴行的霍夫曼牌钢琴、罗办臣琴行的鲁滨逊牌钢琴等,都是当时颇受市场青睐的品牌钢琴。由此,使上海始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小作坊式的传统民族乐器业转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乐器制造业。建国后成立的上海钢琴厂就是以这些琴行工厂为基础组建的。

  琴行助推了近现代上海音乐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的现代教育潮流开始兴起,代表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学堂乐歌应运而生。当时学堂音乐课和教堂所用的西洋乐器和乐谱大多从琴行购得,有些家境较好的学生也到琴行的琴房练琴。现今上海琴行艺校或琴行音乐培训中心与老上海琴行的音乐教育有着历史的渊源。始建于1927年的国立音乐学院即现上海音乐学院开办之初,16位音乐教师中有9位是授钢琴、小提琴等西乐的。创办于1912年的上海美专在中国现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质平的推动下,专设音乐系并开了钢琴课。琴行则为这些院校的新音乐教育提供乐器和乐谱。

  琴行见证城市兴衰。屈指算来,上海琴行已走过了整整170年艰辛漫长的历程。在琴行的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战争的影响和建国后政治运动的冲击。谋得利琴行就因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与日开战而正式关闭。文革期间,上海的琴行几乎消失。改革开放后,琴行在申城迅速复苏,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目前仅金陵东路乐器一条街及汾阳路附近的琴行就达上百家,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城市音乐素质反映城市品质。希望今天星罗棋布的都市琴行在提升市民音乐素质、推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大都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荐资讯
 
 
调琴预约电话:4000-444-004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新闻资讯 | 钢琴网址导航

在线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00-21:00(工作日)